阴铿
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登临情不极,萧散趣无穷。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栋里归白云,窗外落晖红。
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淹留惜未及,幽桂在芳丛。
这是南北朝时期陈代诗人阴铿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中写的“开善寺”,在南京城郊钟山,即紫金山,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建。赵宋以后改名太平兴国禅寺。开善寺周围美丽的景色使诗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诗篇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到春光遍野的紫金山上,“鹫岭”,即灵鹫山,在中印度,相传如来曾在此讲经,所以成为佛家圣地。在古诗中常以此来称有著名佛寺的山,这里喻指钟山。“王城”指京城建康,即今南京市。钟山遍地柳绿花红,春意盎然,俯瞰山下的京城建康,金陵王气尽收眼底。登上高峻秀丽的紫金山,不尽的情意油然而生;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大自然的野趣使人心旷神怡。屋傍的树枝伸入朱帘绣户,美丽的黄莺也因之飞了进去;飘荡的落花被风吹落下山,却又象花在追逐下山的风。白云悠悠,缭绕着寺院的雕梁画栋;夕阳嫣嫣,窗外洒满了落日的余辉。嶙峋的古石何时在这里长卧?盘曲的枯树又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可惜自己未能久留山中做个隐士,象幽静的桂树挺立在群芳丛中。
诗人以清丽细腻的笔触写开善寺的春景,由远及近,静中有动,虚实相生。既有宏观的泼墨写意,如“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又有微观的工笔描摹,如“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看花花亦有意,望鸟鸟也多情;对古石而长叹,抚枯木而动容。结尾两句慨叹自己未能象桂树一样地做个长留山中的隐士,使人想起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的诗句:“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这种超然人世、陶醉于大自然之中的情怀,正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向往。开善寺的美丽景色和佛教圣地的极乐世界相互映衬,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生活的启迪,这种写法是耐人寻味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