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念奴娇 留别辛稼轩》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②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③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④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⑤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⑥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⑦
【注释】 ①该词别题作“自述。②许大:这样大,如此大。著身:置身,安身。③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宋代建。垂虹亭:在江苏吴江县长桥上,宋庆历年间建。④明光:汉代宫殿名,武帝时建,后泛指宫殿。此指朝庭。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⑤衣裾:一指衣服的前后襟,一指衣袖,此泛指衣服。衣裾尘土:形容风尘仆仆的样子。⑥追欢:寻求欢乐。买笑:指狎妓。⑦莼鲈:《晋书·张翰传》:“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人常用“莼鲈”指辞官归乡。
【译文】 世上知音太少了,算来世界这么大,却不知何处可以安身静处?人们往往要等到功成名就后才肯退隐,那样的话,何时才能找到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睡梦中仍伴着秋风秋雨。图虚名实在误人不浅,一晃十年过去了,白白费尽了千辛万苦。并不是在给朝廷的奏章和辞赋中,自己没有惊人之语。而是由于我太焦急、太直露了,未能得到皇上的认可,只白白落得风尘仆仆。那些寻欢买笑的风流事儿,只好由别人去周旋应付。明天,我将独自返乡,从大江上浩然归去。
【集评】 近代·俞陛云:“尽道休官好而林下曾无足迹,上阕‘功成’、‘归路’二句洵警世之语。十年误尽虚名,作者盖深悔之。彼黄金白璧,荣利场中,自有人在。但未可语莼鲈江上之客,故以‘自述’标题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总案】 此词起句长叹知音者少,著身无处,似乎给人以孤鹜独翔之感。接读下去,人们便可发现,词人这里并非自恃清高,而是心中确有隐痛——词人以一腔热血报国,辛苦十年,一事无成,到头来却倍尝辛酸,才难展,志未遂,其心灵深处的苦闷向谁倾诉?面对残破山河,词人曾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向朝廷积极建议北伐,然而最高统治者却不以为然,使词人落了个“伏阙上书得旨还乡”的下场。报国无路,请缨无门,词人又不甘心过那种白璧追欢、黄金买笑的无聊生活,于是便只有“浩然归去”。从表面来看,词人似乎对投闲置散没有当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但细味全词所诉,人们却也不难感觉到那英才志士被摧残、被压抑的心灵的悸动。词人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能在这里将心中郁积向知己倾诉,可见“知音者”并不是没有,只是“少”了而已。而这爱国志士“知音者少”,恰恰正是南宋一个时代的悲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