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张衡·四愁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①
侧身东望涕沾翰。②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③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④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
何以报之双玉盘。⑤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⑥。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
何以报之明月珠。⑦路远莫致倚踟蹰,
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⑧
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
何以报之青玉案。⑨路远莫致倚增叹,
何为怀忧心烦惋?
【注释】 ①太山:泰山。梁父:泰山下小山名。②翰:衣襟。③错:镀金。金错刀:环或柄以金镀过之佩刀。英:瑛之借字,美石似
玉者。琼瑶:皆美玉。④致:送达。倚:通“猗”,语助词。逍遥:犹摇摇,不安之意。劳:忧伤。⑤琴琅玕(gan甘):以美玉装饰之琴。⑥阪:山坡。天水郡陇山有大阪,名陇阪。⑦襜褕(chan yu参俞):直襟单衣。⑧雰雰(fen):雪盛貌。⑨段:与“端”同义。锦绣段,犹言成匹的锦绣。案:放食器的小几,形似托盘而有足。
【译文】 我所思念的人儿呀在泰山,心想寻找她又难越梁父艰险。侧身东望,不禁泪湿青衫。美人赠我一把镶金佩刀,用什么回报她呢——美玉琼瑶。道路遥远无法送到,使我万分心焦,真教人呀悲愁烦恼。我所思念的人儿呀在桂林,心想追随她又难渡湘水湍深。侧身南望,不禁泪沾衣襟。美人赠我一张玉饰雅琴,用什么回赠她呢——成双玉盘。道路遥远无法送达,使我失意惆怅,真教人呀郁闷忧伤。我所思念的人儿呀在汉阳,心想跟从她又难跨陇阪漫长。侧身西望,不禁泪流满裳。美人赠我一领貂皮裘衣,用什么报答她呢——明月玉珠。道路遥远难以送达,使我徘徊踌躇,真教人呀心曲难舒。我所思念的人儿呀在雁门,心想跟随她又雨雪纷纷。侧身北望,不禁泣泪沾巾。美人赠我一匹锦缎,用什么馈赠她呢——青玉食案。道路遥远难以送到,使我无比感叹,真教人呀惋惜幽怨。
【集评】 晋·傅玄:“昔张平子作《四愁诗》,体小而俗,七言类也。”(《拟四愁诗序》)
齐·沈约:“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宋书·谢灵运传论》)
梁·萧子显:“桂林湘水,平子之华篇;飞馆玉池,魏文之丽篆;七言之作,非此谁先? (《南齐书·文学传论》)
唐·吴兢:“伤时之文也。其旨以所思之处方朝廷,美之为君子,珍玩为义,岩险雪霜为谗谄。其流本出于《楚辞·离骚》。”(《乐府古题要解》卷下)
明·王世贞:“平子《四愁》,千古绝唱。”(《艺苑卮言》卷三)
明·胡应麟:“平子《四愁》,优柔婉丽,百代情语,独畅此篇。其章法实本风人,句法率由骚体,但结构天然,绝无痕迹,所以为工。后人句模而章袭之,适为厌饫之余耳。”(《诗薮·内编》卷三)
明·陆时雍:“矫矫有西京之致。”(《古诗镜》卷三)
清·牟愿相:“张平子《四愁》,印板山水耳。接榻百本,都无妍媸。”(《小澥草堂杂论诗》)
清·陈祚明:“独创此体,郁纡心烦,其言低徊情深,必不可拟,以拟作者不能出本辞范围之外也。繁主簿《定情歌》能师其意。”(《采菽堂古诗选》卷四)
清·王寿昌:“何谓忠厚?曰:平子《四愁》,悲路远之莫致……可谓厚矣。”(《小清华园诗谈》卷上)
清·秦朝釪:“《四愁》何等四种也?……盖以东南西北分也。东泰山,南桂林,西汉阳,北雁门。时东汉天下渐乱,其以四方分四愁,即诗人‘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之意。”(《消寒诗话》)
清·沈德潜:“心烦纡郁,低徊情深,风骚之变格也。少陵七歌原于此,而不袭其迹,最善夺胎。”(《古诗源》卷二)“诗有不用浅深,不用变换,略易一二字,而其味油然自出者,妙于反复咏叹也。……张平子《四愁》得之。”(《说诗晬语》)
清·李重华:“雅之亚也。”(《贞一斋诗说》)
【总案】 本篇最早见于《文选》,前有短序,大意说此诗作于河间王相任上,“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故此“依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此序非张衡自作,乃后人编辑张集时增补史辞而成,后世注家多从之。据诗中所表现内容看,作者所思美人在四方,并未确指,而四方均有阻碍。四方有赠,己欲图报却路远莫致,徒怀烦忧,可见所志不遂。由于作品意义含蓄,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甚至“意义空白”,这就使得它可以承受多种“接受”。故此,寄托之说,以《离骚》为本,按此阐释,不为无据。设若我们撇开对“寄托”的寻绎,仅以直观方式看待,则此诗仍不失为一篇怀人愁思之佳构,深得《国风》神髓。美人赠物,欲思回报,师承《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之意,表现出君子好逑式的倾慕与追求。而四方阻隔,路遥莫致,郁纡心烦,又极似《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之格调。情真意婉,低徊哀怨,缠绵悱恻,一唱三叹,语语工丽又似出天然,故人称“百代情语”、“千古绝唱”,信不谬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