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名著·杂剧编·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杂剧编·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

郑彩鸾曾与秦脩然指腹为婚,因父母双亡久绝音讯,二十一岁尚待字闺中。由于官府张榜,令二十岁以上的女子限期出嫁,彩鸾无奈,只得在竹坞草庵出家做了道姑。秦脩然亦父母早亡,无依无靠。他进京赴考来到郑州,闻世叔梁公弼为郑州州尹,便去投奔,并寄居温书备试。一日郊外踏青,被竹坞琴声吸引,与彩鸾相见,彼此倾心,遂夜夜幽会。梁公弼发觉二人私情,为不使秦脩然耽误功名,声称此庵有女祟,吓退脩然,骗其上京应试。又将彩鸾接至白云观中,暗暗照料,秦脩然考中状元,官授郑州通判,前来看望梁公弼。公弼胸有成竹,于白云观设宴,为脩然庆贺。席间使秦郑二人重逢,尽释前嫌,结为美满姻缘。已出家修道的公弼夫人,也意外地与丈夫相遇。惊喜之余,还俗迎归于署。



(梁尹上云) 老夫梁公弼,搬的那竹坞庵中郑道姑,在此白云观做个住持。只等我侄儿秦脩然得第回来时,老夫自有个主意。昨日照会来,说有一个新官下马,差人接去了。张千,等来时报我知道。(张千云) 理会的。(秦脩然上,诗云) 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到头还藉文章力,象简罗袍上玉除。小官秦脩然是也。自从离了叔父,前往京师,进取功名,不想果遂其志,一举状元及第。某奏过圣人,说叔父养育之恩,未尝有报,思得相近地方,以便持养。谢圣人除授郑州通判。今来赴任,须先见俺叔父去。张千,报复去,道有州判下马也。(张千云) 理会得。禀爷,新官到了也。(梁尹云) 道有请。(正末见科) (梁尹笑科,云) 兀的不是侄儿秦脩然? 你得了官也。(秦脩然云) 托赖叔父之庇,请上受侄儿几拜。(做拜科) (梁尹云) 张千,一壁厢安排筵席,与状元庆喜,寻一个幽静之处,才好讲话,张千。快唤出嬷嬷来者。(张千云) 嬷嬷,老爷呼唤。(嬷嬷上见科,云) 老相公呼唤老身,那厢使用? (梁尹云) 嬷嬷,你去白云观中,和那道姑说知: 道老相公借你观中待客,只拣个幽静去处,打扫一间。嬷嬷,你先去,老夫随后便来也。 (嬷嬷云) 理会的。 (下) (梁尹云) 状元, 老夫和你白云观中走一遭去来。(同下) (正旦引小姑上,云) 自从梁公弼相公请我到这白云观中,做着个观主,倒大来好是幽静快乐也。只是秦脩然知他在那里? 教我如何放的下! (唱)

【正宫端正好】 本弹的是一曲凤求凰,倒做了三叠阳关令,淹然的诉不尽满腹离情。那清风明月悠然静,只少一个知音听。

【滚绣球】 这秀才每忒浅情,忒薄幸,抵多少破钗分镜。他一去了恰便似线断风筝,我守着这一盏半明不灭的灯,听了些长吁短叹声,我将一个枕头儿倚定,都则道打坐到天明。只为那山遥水远人何在,因此上枕剩衾余梦不成。阁不住两泪盈盈。

(云) 小姑,休打搅我,我是歇息咱。你去门首看者,若有人来时,报复我知道。(小姑云) 理会的。(嬷嬷上,云) 领着老相公的言语,到白云观中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小姑报复去,道有嬷嬷来了也。(小姑报科,云) 师父,有嬷嬷来了也。(正旦做惊科,云) 吓我这一惊! 道有请。(见科) (正旦云) 稽首,嬷嬷请坐。小姑看茶。嬷嬷那里来? (嬷嬷云) 我一径来望姑姑。我觑了姑姑年纪这般幼小,又聪敏俊俏,出家做甚么? (正旦云) 嬷嬷说起来呵,也话长哩。(唱)

【幺篇】 俺祖宗为上卿,做左丞,也是俺宿缘善庆。可不道户列簪缨,我须是富里长,富里生,又不是爷娘将我来不聘,我出尘寰甘分修行。我心如皓月连天静,性似寒潭彻底清,休想有半点俗情。

(嬷嬷云) 姑姑,你这般年纪幼小,嫁一个官员士户,穿罗着锦,梳妆打扮,可不强似出家? 老身曾听的人说,这出家人多有害相思病的。(正旦云) 这嬷嬷是甚么言语! (唱)

【叨叨令】 那一个出家儿抹着脂胭颈?那一个出家儿直恁般淫邪性?那一个出家儿肯接了俗人定?那一个出家儿害过相思病?其实我便说不得也波哥,我便说不得也波哥,则我外相儿怕不道多清正。

(嬷嬷云) 老身奉着相公言语,着我与你说,要借你这观中待一客官饮酒哩。(正旦云) 嬷嬷,这的是祝寿的道院,外观不雅,荤了锅灶不可。(嬷嬷云) 我说你不肯,老相公早来也。(正旦云) 老相公来时,我自有话说。(梁尹上,云) 那姑姑说甚么?(嬷嬷云) 他道荤了锅灶不肯。(梁尹云) 我自过去和他说。(见科) (正旦云) 稽首。(梁尹云) 姑姑,我一径的来借你观中静房一间,安排酒肴,管待个客官。(正旦云) 相公,这的是祝寿的道院,外观不雅,荤了锅灶。(梁尹云) 便荤了有谁知道?(正旦云) 做的个亵渎么,荤了锅灶不中。(梁尹云) 真个不肯? (正旦云) 不可不可,跳出俺那七代先灵来,我也不肯!(梁尹云) 既然不肯,则借你这庵中与新状元待一杯茶。(秦脩然上,云) 既然不可,侄儿回去罢。(梁尹云) 则待一杯茶便行。姑姑,你与新状元厮见咱。(旦见正末科,云) 稽首。(梁尹云) 不吃茶也罢了。我与新状元回私宅中饮酒去。(正旦扯正末衣服科,云) 相公在这里坐坐不妨事。(梁尹云) 这里是祝寿的道院,外观不雅。(正旦云) 有谁知道! (梁尹云) 荤了你那锅灶,做的个亵渎么。(正旦云) 外边有一个小锅儿哩。(梁尹云) 姑姑,你陪着新状元这里坐一坐,我看些酒肴去也。(下)(正旦云) 秦脩然! 你在那里来? (秦脩然云) 你是鬼,靠后些!(正旦唱)

【倘秀才】 我为你呵捱了些更长漏永,受了些衾寒枕冷。我巴到你黄昏盼到你明,思旧约,想归程,可着我久等!

【滚绣球】那秀才每谎后生,好色精,一个个害的是传槽病症。嘱咐你女娘们休惹这样酸丁,恁琴书四海游,关山千里行,您去处渺无踪影,则被你引得这倩女离了魂灵。(秦脩然云) 你是个鬼,远着些儿。(正旦云) 你是鬼,我不是鬼。(秦脩然云) 我怎生是鬼? (正旦云) 你既不是鬼呵。(唱) 为甚么不将这九经书籍灯前看,可将那三弄瑶琴月下听?行浊言清。

(梁尹上做打听咳嗽科) (正旦云) 休大惊小怪! 则怕老相公听的。 (梁尹云) 我听的多时了也。 (正旦扯秦脩然跪科) (梁尹云) 你两个可早招了也。姑姑,这祝寿的道院,可不道荤了你锅灶,可不道外观不雅。姑姑,你晓得么?“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今人修道, 不依正道, 少使贪嗔, 莫使奸狡。 姑姑心正不邪,这个便是正道。新状元,你好个读书人! 凭着你十年穷蠹简, 一举跳龙门, 划地不思金榜日, 只待暗约楚台云。 有这等姑姑,更有这等秀才,又有这等老夫。(词云) 你可甚端冕临三辅,调弦理万民。刬的点检他这姻缘簿,花判他这有情人。姑姑好出家人也! (词云) 你那布袍笼夜月,丫髻挽秋云。本是清风明月客,倒养着金马玉堂臣。一个是这听琴的汉司马,一个是这修道的卓文君。你虽常餐素饭,元不断真荤。那肯看经卷,单想结婚姻。宵宵花烛会,夜夜洞房春。一声明钟响,须索拜天尊。火速穿道服,连忙系法裙。里衣无暇着,头发乱纷纷。不曾将手洗,便去把香焚。你也这般亵污三清殿,何不推翻李老君。姑姑,你可怕么? (正旦云) 可知怕哩。(梁尹云) 你要饶么?(正旦云) 可知要饶哩。(梁尹云) 既是这等,你还了俗,嫁了秦脩然,请受了五花诰驷马车,做了夫人县君,可不好那! (正旦云) 多谢了老相公。(梁尹云) 你看他一让一个肯。(正旦唱)

【尾煞】 到来日整云鬟复对菱花镜,我再不绽口儿念着道德经。坐处坐行处行,情厮投意厮称。到今朝酒半醒,入罗帏掩绣屏。只等的画烛灯昏夜寂静, 宝篆氤氲爇金鼎, 枕头儿上那些风流兴。 休道俺姑姑每不志诚,便跳出那上入洞神仙把我来劝不省。(同秦脩然下)

(梁尹云) 今日成合了侄儿这桩亲事也。安排酒馔,与秦脩然贺喜走一遭去来。(下)



玉除: 白石砌的台阶。倒大来: 到头来,结果。凤求凰: 古曲名。这里喻男子对女子的爱情追求。汉代司马相如作琴歌二章,向卓文君求爱,其中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邀游四海求其凰”之句。三叠阳关令: 也即《阳关三叠》、《渭城曲》。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因其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在乐府中常反复重唱三遍,故名。这里比喻情人的分离。破钗分镜: 喻恋人间的离别之苦。簪缨: 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后作为高官的代称。直恁 (nen嫩)般: 竟然那样。亵 (xie泻) 渎: 轻慢,不尊重。七代先灵: 泛指老祖宗。

“倩女”句: 用唐人陈玄佑《离魂记》的故事。元人郑光祖曾将它改编为杂剧《倩女离魂》。此喻一片痴情。“道可道”四句: 老子 《道德经》中开头之语,道教以此为经典。穷蠹简: 蠹,蛀虫。简,书。比喻读书人的清贫。

跳龙门: 喻人得到荣耀显赫的地位。楚台云: 楚台: 阳台,指巫山之阳的高五 云,云雨,指男女欢会。三清: 道教以玉清、太清、上清为三清,指天上神仙的境界。李老君: 即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宝篆: 指香。爇(ruo若): 点燃,焚烧。



《竹坞听琴》以郑彩鸾的爱情经历和入道守规组成戏剧冲突,其情节构思及关目安排,巧妙细密,颇能引人入胜。

全剧围绕郑彩鸾和秦脩然的爱情线索,先分后合,逐步向前推进。郑彩鸾的出家为道,形成悬念。秦脩然赴京赶考,于竹坞窃听琴声,不期而遇,二人合为秦晋之好似有契机。但宗教的清规戒律使本为合情合理的佳期,成为偷香窃玉之幽会,造成“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尴尬处境。于此推出梁公弼为他们穿针引线,又推波助澜,并人为地造成他们的分离,一个转而主持白云观,一个应试赴帝京,直至最后,又人为地铲除障碍,牢系同心结,使二人玉成好事。在主线之上,还暗设了一条辅线,便是梁公弼夫妇悲欢离合的经历,它为秦郑的爱情主线提供了广泛的社会背景。悲离反映出当时社会动乱的现实,欢合则表现了人情对宗教的胜利,同时使全剧结构更加严谨,首尾呼应。郑与梁夫人相系,秦与梁公弼紧连; 梁公与夫人为秦郑相逢提供了条件,而秦郑结合又给梁公夫妇团圆创造了可能。如此,线索分明而又纠结缠绕,丝丝入扣,颇具匠心。

由此观之,本剧情节似淡而醇,似癯而腴,似平直而深曲。不以强烈急剧的矛盾冲突大起大落强摄人心,而是纡徐舒缓,娓娓道来,在平淡如话中撩人心曲。细细品味,如嚼橄榄。

与这种淡然有致的风格相关,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注重“写心”。通过人物真实心理的昭示,展露其心口不一,言不由衷的矛盾,从而把握性格特征,描画神韵风采。郑彩鸾的出家是迫于不合理制度而作出的逃避举动,并非看破红尘,弃绝正常的世俗生活。用她的话说“人说道出家的都待要断尘情,我道来都是些假,假”! 情节推进到第三折,冲突骤然迭起,形成高潮。作者以柔媚旖旎、轻松嬉闹的笔触,刻画了女主人公郑彩鸾复杂的内心矛盾。此时的郑彩鸾,在道观过着平淡幽静的生活,表面上安于打坐念经,但内心深处无时不思念,牵挂着不辞而别的秦脩然。 她深受分离之苦的折磨, 又顾虑自己的道姑身份,噤若寒蝉,真是愁惨痛苦,怅惘难平。【端正好】 和 【滚绣球】二曲,以深入细致的文笔,描画她内心如泣如诉、如慕如怨的种种情怀,煞是动人。仰望清风明月,四周静谧美好,她触景生情,对月伤感。回想当初琴瑟谐和,柔情似水,一曲《凤求凰》,招引来如梦佳期。而今情景依旧,人事已非,一曲《阳关令》,诉不尽离愁万千,相思至极。《凤求凰》、《阳关令》,一喜一悲,对照鲜明,突出她心绪的波动和懊丧。由喜及悲,由悲生恨,不由得幽幽怨怨于心头升起,责备秦脩然的薄情寡义,如断线风筝,一去不返。空留一缕情丝,万般温柔,纠缠在心底,“剪不断,理还乱”,使她夜不成寐,黯然神伤。爱煞便恨煞,白居易《长相思》词有“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的佳句,便写透了这种爱恨交织的痴恋。可见,爱是永恒的,恨只是暂时的,是爱难以实现时的变相渲泄。那盏“半明不灭的灯”,正象征着她虽暂时搁浅,却执着坚定的爱情。她的爱恋是那样深厚,在潜心打坐的外表下,深掩的是牵挂伊人的出窍离魂,思念伊人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她满腹心事无人可诉,怕人窥破,连小道姑也支使出去,可谓“情到深处人孤独”了。当她情肠百转,思绪纷繁时,小姑报嬷嬷来到,令她大吃一惊。这一细节,勾画出她魂不守舍的狼狈,很是传神。在与别人相对时,她立刻深藏真情,显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来,既反映了宗教教规对她心灵的戕害,也表现出一个幼年丧亲的孤女对封建社会的警惕与自卫。【幺篇】,她回答嬷嬷的询问,真是滴水不漏,表现她处事练达的一面,以及鄙薄功名富贵的可贵思想。然嬷嬷不退反进,以更尖锐的试探将话题引向要害, 她又以 【叨叨令】 予以“义正辞严”的还击, 似乎针扎不入, 水泼不进。无论嬷嬷,还是梁公,都遭断然拒绝,她的理由冠冕堂皇,无可挑剔,俨然是恪守道教清规的忠实教徒。一旦当她和秦脩然单独相会时,便除下假面,瞬间变换为另一个人,急忙上前拉扯秦惰然,一曲 【倘秀才】 倾吐心声,字字句句满含殷殷之情,切切之恋。那相思之苦,深爱之诚,令人感动。【滚绣球】则爱恨交加,絮絮叨叨的诉苦责备,夹杂委屈、埋怨诸多情愫,蕴蓄跳动的却是一颗情意缠绵的爱心。最后 【尾煞】一曲,唱出了郑彩鸾弃道还俗嫁于秦脩然的欢畅心情,显示了爱情的巨大力量,以及宗教对人自由天性的拘束和摧残。那“神仙把我来劝不省”的坚定态度,正是对纯真爱情的高度赞美。

全剧以梁公弼夫妻重逢,郑秦欢聚成婚作结,由脱俗到还俗,歌颂了尘世坚贞不渝的爱情,嘲讽了道教虚伪冷漠的清规。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清辞丽句,珠圆玉润。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认为该剧是“风情剧中的杰作,曲辞清楚”(《元人杂剧概说》),并将其风格列入以文采见长,清奇轻俊的马致远一派,是有道理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