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次韵子由题憩寂图》),苏轼亦善丹青,学文同竹石而颇自矜许。以诗画造诣均深而题画,每见精采。此诗不取略涉画面而重在弹拨弦外之音的写法,也不取评鉴画品成就,寄寓审美见解的写法,而是着墨于再现画境,并融进个人情思,写来意态鲜明,骋怀悠远。

诗人准确地抓住堤岸、林木、水面、扁舟四个关键的点象,巧妙地透露出各点象大小、远近与开合,有效地唤起读者意象重建与画面组合。起笔下一“野”字,“落”字,有一定刺激强度,能迅速引发读者表象贮存的调动。这水不是烟柳画桥畔带有暖意的春水,而是山间林陌冷淡枯窘的野水,荒寒空漠情味扑面而生。落,唤起河水枯耗下降的意象;落而显出涨痕,又叠加着夏水漫岸浸堤的情状;痕,则呈现泥石斑驳、突凹不齐的印迹。落涨痕三字意象纷繁。这一句顺着读应是:野水落,涨痕参差。水痕既清晰,可见堤岸是画幅前列的近景。第二句读至“疏林”应略顿。沿岸远去的是枝简叶落的萧疏林木。“欹倒”,倾斜貌。“欹倒出霜根”的主语不是疏林,而是疏林中一两棵老树,五字特写了疏林的一个局部。多历年月谓“霜”,“霜根”,老树盘曲环绕的根须。句谓疏林沿岸而列,一两株偃蹇歪斜的老树,因水落岸出而裸露着老迈的根须。据本题诗第二首,“龙蛇百尺”“挂猿枝”,老树上还缠绕着古藤。涨痕显露,霜根赤裸,共显出林寒水肃的深秋景状。

第三行,以“扁舟”遥应“野水”,显得轻约空灵;着“归何处”三字,将读者视线由林岸并合的浓密处,引向野水空漠的远方,顿使境界深远。宋邓椿《画继》卷四,载此诗作“浩歌一棹”,且曰:李世南“实画一舟子张颐鼓枻(犹棹),作浩歌之态。今作扁舟,甚无谓也。”后世注家多以邓说为拘泥,是。按物之比例,画中舟人浩歌之态难以看出;且浩歌乃振奋之状,与画中它景不谐。扁舟,以其平远漫漠中一叶,正与萧疏荒寒色调合。这一句的灵妙,还在于化解了绘画对刹那间动态的凝固,使全诗摇荡生姿。末句全属诗人设想之辞,是对画面的补充与丰富,对画意的深化与略作点醒。画面上也许只有水那边的秋山一抹、烟树凄迷,但诗人论定:前方江南黄叶村是扁舟的归宿。

苏诗往往给人暗示性期待。此诗约写于谪居黄州后重被召用时,元祐二年或三年,与“画长山水寒林”的李世南同在汴京为官。诗人此际仍屡遭弹劾。为回避政要,屡上札子乞放外任。仕途风波使他身在魏阙而心怀云水,于是借李之《秋景平远》图而略寓心迹。稍后所写《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则宣告了,小桥野谷、渔舟一叶的向往:“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这就是他的家,他的江南黄叶村。第三句作发问口吻,第四句虚拟一答,注入诗人特有的心怀意绪,深化了诗意,呈现出超出凡俗的清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