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桢·酷相思》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邓廷桢·酷相思》原文赏析

寄怀少穆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

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

词自宋人辟豪放一路以来,辛弃疾、陆游等诸大家写下了大量军事、政治题材的抒情作品,以后历代相传,尽管很多人仍认定词为艳科,但却有比前更多的人以之抒写象岳飞《满江红》一样的“壮怀激烈”。唯因如此,词也才更显其夺目光辉。这类豪放词作丝毫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其动人力量,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这首《酷相思》也是这类题材中的一颗明珠。

邓廷桢与林则徐都是鸦片战争中的禁烟名将,“少穆”是林则徐的字,这首词就是寄怀林则徐的。

上片“百五佳期过也未”,“百五佳期”指约在清明前一二日的寒食节。《荆楚岁时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清明寒食时节,柳絮千条,阴雨霏霏,更容易惹出愁绪万端。然而今年更是不同,主人公所遇之事,使他更平添愁绪百倍!词的上片徐徐写出事情根由,接着描写军笳声起,催动千骑,然而这千万铁骑却并非去浴血疆场,而是调防。词人原任两广总督,直接负责查禁洋船、禁毁鸦片事。后清廷将他调任两江总督,由林则徐继任其职。“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即指此事,“珠澥”指广州珠江,“澥”即海。一条珠江,竟将两人隔离两地。尽管林则徐是词人好友,且又是禁烟骁将,但自己失去了与帝国主义对垒、失去了为国家、人民效力的机会,总不免心中万分惆怅,不免对朝廷不满。词中连用两个问句:“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缘何意”即“由于什么”、“为了什么”之意,表现了这种强烈情绪。主人公由于这种恼人的复杂情绪萦绕于怀,以至连时日都搞不清楚,不知“百五佳期过也未”了。词人对调任之事始终耿耿于怀,他还另写过一首《换巢鸾凤》词描写这件事。在另一首祝林则徐六十寿辰的《寿星明》词中,他再次提及此事。这充分表现了词人勇于任事以及对国事的深深关切。

下片着重表现主人公对国事的感叹。“召缓征和医并至”,缓、和是《左传》中所记载的秦国良医。这是针对当时朝廷忽而想和、忽而想战,举棋不定的状况而发的,当时朝廷大臣琦善、伊里布之流十分害怕英帝国主义的武力,极力主和,而朝廷则在战和之间首鼠两端,拿不定主意,就如病笃乱投医,忽而请这个、忽而请那个医生医治,莫衷一是。朝廷如此,主人公自己呢?“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以国事为己任,这是何等沉重的担子!然而这个担子倒是好担,就是朝廷不允许他来担这担子,唯留下沉重的“愁”字,却叫主人公感到难以担起,只有将这满腔国愁留于心底!既有能力,也有强烈的欲望要去担当国事的重任,然而却为朝廷所不允许,主人公的心境可想而知。于是在词的结尾,词人不由自主地发出“心应碎”的喊声。结句和上片结束处的句式完全一样,这当然是词牌所规定的。但词人有意将词语和句意重复,造成反复、强调的效果,这却又是表现内容的需要了。去留两依依,词人与林则徐之所以两愁相对,忧心都碎,正由于他们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忧心如焚;正因为他们眼见朝廷的暖昧态度,感到国事渐不可为而哀伤至切。

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除“召缓征和医并至”是唯一用典处外,其余都明白如家常语,读来丝毫不觉隔膜。词作继承了历代这类词作笔墨酣畅、元气淋漓,以刚健笔触直抒胸臆的优秀传统,写忧愁意绪却不使人感到消沉,正象辛、陆词一样,它表现的是热血男儿之愁,因此充满阳刚之气,即使愁也显得激烈,即使愁也显得豪壮,也能催发人的悲愤激昂之气。谭献评其词“忠诚悱恻,咄唶乎骚人,徘徊乎变雅”(《复堂日记》),将作者比为忧国忧民的屈原一类人物,实是贴切之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