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有壬·满江红》原文赏析
次汤碧山清溪
木落霜清,水底见、金陵城郭。都莫问、南朝兴废,人生哀乐。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
沙洲外,轻鸥落。风帘下,扁舟泊。更寒波摇漾,绿蓑轻箬。为问九原江总道,繁华何似今凉薄。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
这首词是许有壬和其词友汤碧山《满江红》 (清溪) 词之作。汤碧山,名弥昌,字师言,号碧山。湖南浏阳人。据许有壬《圭塘小稿》词集所录,有壬与汤氏次韵唱和之作共存四首,均以吟咏金陵名胜为内容,此词即为其一。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许有壬由吏部主事转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大约一年左右,召拜监察御史。这首《满江红》可能即作于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之时。
作品开篇以“木落霜清”四字点明时令乃霜秋季节。在这肃杀萧条的节候中,从江南这一溪清水的“水底”映照见那历史名都“金陵城郭”。本来作者和他的这位词友都身在江南,眼见这金陵城郭,何以却偏要说“水底见”呢?这乃是为了引出下面六朝如梦的兴亡之感,使人觉得这金陵的千年往事和“人生哀乐”一样,都如镜花水月,是真是幻,全不可问,因而也就都不必问了。“都莫问、南朝兴废,人生哀乐”即言过去的历史就让它过去吧,管它此兴彼废、改朝换代做什么呢?人生穷通也是随着客观环境变化的,自己不能完全掌握。这样,最好还是尽可能地自寻人生的乐趣吧。由此,词人的笔锋就转到“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这两个对句上。正是以此表达他随时随地都想得到知心朋友和适意居处的美好愿望。接下来,“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便是为实现这种愿望的具体行动。这里,通过一个“试”字,可以看出词人企图重新塑造自己:他将要面对清溪白云开怀痛饮,期待着于朦胧醉意之中忘却现实中的烦恼,回复到如少年一般的单纯宁谧之中去。这正是词人拟想中的自我。那么,这种尝试的结果如何?词人暂未明言。作品接着有一个大的跳跃,由人生又回到景物,那便换头而转入下片了。
下片“沙洲外,轻鸥落。风帘下扁舟泊。更寒波摇漾,绿蓑轻箬”,这一大段凄清淡泊如水墨写意般的风景描绘,以慢节奏和舒缓笔调极写出四下景物的宁静气氛,既是故都金陵此时此刻的写实,也是继上片“对溪云”一句而接写词人心目中所向往的那个清静自在的理想世界。然后,词人的笔触却又从自然景观再次回到人世沧桑这个立意上来,写出“为问九原江总道,繁华何似今凉薄”二句。江总,字总持,乃南朝陈代尚书令,曾历仕梁、陈、隋三朝。此人仕陈,身居高位,却又不理政务,日与众狎客陪侍陈后主游嬉后宫,制作艳词,终于导致陈王朝的衰亡。九原,泛指墓地。这两句的意思是,面对今日这满目萧条一片苍凉的故都,不禁想要嘲问地下的江总: 当年此地何等的繁华,你料想不到今日它会如此凉薄吧! 从字面上看,这既是在写金陵,也是在讥讽三朝元老、大富大贵的江总。而更深一层的意思还在于接续上片早已流露的心情: 借着金陵由繁华到衰败的变化来暗示人生一世,富贵、名位如过眼烟云,顷刻便灰飞烟灭,化为乌有。最后,“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三句,则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真实观点: 留得清名在人世,才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这里,词人化用西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中成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以其着白衣过京洛之地而被沾染成黑色这一生动比喻,极言官场之污秽、人心之叵测。词人在调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之前,本在京师大都(今北京)任吏部主事。他为官清正,才华过人,虽向受朝廷重用,却颇遭人嫉。此时,词人虽尚涉世不久,但已对官场黑暗、世路艰难有很深的感受。他既然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就只能洁身自好、尽其在我,以不负平生素志。结句“从新濯”三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愿。
这首词既写景,又抒情,亦言理。它从写景入手,寓情于景,遂因景而及情,使情与景会,情景交融;情中有理,理从情出,故情理兼至。因此,这首词不但意境优美,而且又以起伏跌宕的笔法抒发了词人胸中不平之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那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更使作品充满理趣,故而内涵极其丰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