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点绛唇》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陈继儒·点绛唇》原文赏析

钟鼓沉沉,寺门落叶归僧独。晚鸦初宿,影乱墙头竹。长啸风前,清籁飞空谷。松如沐,炊烟断续,杯底秋山绿。

词写山寺秋晚时的超旷情怀。“钟鼓沉沉”,远处报时的钟鼓声已杳。“沉沉”二字,与下文“长啸”、“清籁”互相映带。在暮色苍茫中,和尚返寺,晚鸟还巢。“寺门落叶”,西风萧飒,暗写秋;与结句明写“秋山”相联络。一暗写,一明点,一前一后,脉络连贯。“归僧”用一“独”字,显其孤寂,准确、精炼。“晚鸦”之“宿”,用一“初”字,点明时间。“影乱墙头竹”,墙边翠竹在风中摇曳,故用“乱”字。“乱”字下得好,可见竹之萧疏,如密密麻麻的一片竹林,就不能“乱”了。在上片中,作者写出了秋晚僧寺的萧索景象。

下片写人的活动。词人临风长啸,其声化作空谷的清籁,在深山中飘荡回旋。前片写景,此处写声,互相配合。“松如沐”,“如沐”两字,写雨后景物清新,更添秋意,与唐代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诗)同一情致。“炊烟断续”,有炊烟,必有人家,能见炊烟,必为远景。“断续”,忽有忽无,忽浓忽淡,人家的晚炊,已近尾声了。“杯底秋山绿”,词人风前把盏,山色映入杯中。这使人联想起唐岑参“药碗摇山影”的诗句。“绿”字,写出雨后秋山的青翠。词人凭栏独酌,闲眺山容,雨后群山,色浓如黛,这些内容一句写完,人的活动和客观景物高度结合,双管齐下,既丰满,又经济,真是惜墨如金了。

陈继儒一生不仕,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明史》本传说他“与黄冠(道士)、老衲(和尚),穷峰泖之胜,吟啸忘返”。这首小令,是他生活的写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