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弼·卖花声》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蔡廷弼·卖花声》原文赏析

焙 茶

三板小桥斜,几稜桑麻。旗枪半展采新茶。十五溪娘纤手焙,似蟹爬沙。

人影隔窗纱,两鬓堆鸦。碧罗山下是侬家。吟渴书生思斗盏,雨脚云花。

在明清词中,有一类小令,或写平凡的生活感受,或写民间的世俗风情,虽笔墨平实,但读来有如身临其境,因而更具有雅俗共赏之审美价值。蔡廷弼这首《卖花声》,即属于这种类型。

一、二两句,以词人眼中所见之景发端,娓娓谈起,缓缓道来。稜,田间土垄,本系唐宋人约计田亩的单位,这里即作亩。“三板小桥斜,几稜桑麻。”本是江南水乡随处可见之自然景物,经作者以疏淡之笔出之,却好似一幅色调深浅适宜的水墨画,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旗枪,是绿茶的一种,由带顶芽的小叶儿制成。因叶展如旗,芽尖似枪,故名。第三句“旗枪半展”点明时令正是“采新茶”的季节。封建社会后期,品茶啜茗成为高人雅士、官僚墨客,乃至一般市井细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对茶的品种、质量、成色等等的要求也愈加精益求精,“尝新茶”因之成为人生的一大乐趣。而“尝”的前提是要有人“采”,“采新茶”也就成为对饮茶爱好者们最富于魅惑力的时节。前面三句,从时间、地点、风物诸方面为下文作好铺垫,顺理成章,引出四、五两句。“十五溪娘纤手焙,似蟹爬沙。”这两句是全词的的核心,是作者、读者审美注意的聚焦点。年方十五的农家少女,用她们纤细的素手在制茶的大锅里焙炒刚刚采下的新茶,这个劳动场面本身,就是一幅具有茶山独特的美学风情的图画。爬沙,本指动物梳爬沙土,行进之貌。词人以“似蟹爬沙”形容溪娘焙茶之手的动作,更有逼真传神之妙。词人以肯定、欣赏、玩味的审美态度观照着这一切,不知不觉陶醉于其中。

下片一、二两句,与上片词境似断若续,意脉相连。词人由溪娘焙茶的纤手联想到溪娘的形象,无奈“人影隔窗纱”,影影绰绰,看不清楚,只隐隐约约地感到这个少女的秀发很美,乌黑如云,“两鬓堆鸦”。这朦朦胧胧的美更加深了词人对少女的好感,他不禁脱口而问: “小姑娘家住哪里呀?”于是就出现了第三句“碧罗山下是侬家。”碧罗山,在江苏洞庭东,以野茶数株负盛名。其茶发异香,采者呼为“吓杀人香”,列为贡茶。清康熙帝以其名不雅,改称碧罗春。这里是借用碧罗的盛名赞美焙茶少女的家山。家山之美,益增女主人公之美;溪娘碧罗,相映成趣。词人的生花妙笔,使读者仿佛可以想见少女答话时那娇羞腼腆、欲吞还吐的情态。焙茶少女的姣好,词人爱屋及乌的心情,尽蕴于其中。最后两句回笔收住,落实到她刚焙好的茶上来。“吟渴书生思斗盏,雨脚云花。”风雅多情的书生吟哦了大半天,已经有些口渴了,于是品茶啜茗自然而然地成为第一需要。斗盏,即斗茶,比赛茶之优劣。“雨脚云花”系从“云脚粥面”化出,谓茶色之浓淡。宋人江休复《嘉祐杂志》载: “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水用惠山泉,苏茶小劣; 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蔡襄《茶录》上,《点茶》有: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 汤少茶多,则粥面聚。”作者以此结束全篇,表现了茶客细腻的官能感受和封建文人阶层的美学情趣。

明清两代,市民美学浪潮涌起。往昔的仙山琼阁、金童玉女已可望而不可即,以市民为审美主体的社会强烈地要求文艺作品世俗化,有人情味。在这里,艺术形式的美感开始服务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融合于世俗的真实。这首词对世俗风情画之一——溪娘焙茶的津津玩味,即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潮。这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新生意识,是对儒学正统审美观念的侵袭破坏。半俗半雅,俗雅交融,并非俗不可耐,不伦不类; 恰恰相反,市民美学的粗俗根苗,终将上升为典雅骀荡的浪漫之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