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祇谟·望远行》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邹祇谟·望远行》原文赏析

蜀冈眺望怀古,和阮亭韵

今年才过清明节,又见东风催暮。酒旗篱落,画舫笙歌,都傍销魂堤树。金刹斜阳,透得红霞一抹,望中绿莎如许。送韶华岁岁,江山烟雨。

相语。屈指兴亡多少,只柳影莺声无数。殿脚三千,桥头十五,断却隋皇归处。惟有醉翁几阕,髯公三过,妆点平山词赋。看骑鹤人来,吹箫人去。

这是一首怀古词,题词已将“怀古”两字凸出,且交代了登临眺望的立足处为扬州西北蜀冈之顶。阮亭,即作者友人王士禛的号。

上片写景。起首二句“今年才过清明节,又见东风催暮”为第一层,既点明登临时令为仲春季节,又以无情东风送春归去所引起的慨叹,为全词定下一种感伤、低沉的基调。接下三句“酒旗篱落,画舫笙歌,都傍销魂堤树”,是第二层,为作者目睹之近景:山脚下,酒帘随风飘拂,篱笆历历可见;豪华的船只在河中游弋,扬起弦乐声歌;堤岸两侧的杨柳,婀娜多姿,荡人心魂。这里,“销魂”两字,暗含贬意,使近景画面笼罩着人生在世、醉生梦死的阴影。又三句“金刹斜阳,透得红霞一抹,望中绿莎如许”是第三层,为作者放目眺望之远景:僧寺在斜阳照耀下金碧辉煌,红霞从天际厚重的云层中透出,显得凝重、庄严,遍野草木微露生机。“金刹”、“红霞”、“绿莎”所构意象的感情色彩稍异于上一层,略寓褒意,给人一丝慰藉。“莎”原意为莎草,这里泛指草木。远近两景,褒贬轻妙,作者用心良苦。“送韶华岁岁,江山烟雨”为第四层,总收上片。作者感叹岁月无情,送去了多少时光,如今万里江山掩映在烟雨暮色之中,朦朦胧胧,仿佛是历史留下了一个谜,看不透,理不清。

下片抒怀。换头“相语。屈指兴亡多少,只柳影莺声无数”为第一层,紧承上片,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扬州面临长江,与金陵、镇江隔岸对峙,数千年间,群雄逐鹿,朝代频易,但是纵有万千丰功伟业,如今却也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柳影千里,莺鸟啼鸣。此意从韦庄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中化出。接下“殿脚三千,桥头十五,断却隋皇归处”为第二层,作者从抽象抒怀转为具体地评点历史人物。隋炀帝开凿运河,南下游玩,久居江都,曾煊赫一时,可是却只落得身缢扬州的下场。“殿脚”即殿脚女,指隋炀帝当年从吴越地区选取大量年仅十五、六岁的民女,为其锦帆龙舟拉纤。“桥头十五”代指扬州,典出张乔《寄维扬故人》诗中“城锁东风十五桥”一句。此处评点隋皇,意在反衬下层。第三层“惟有醉翁几阕,髯公三过,妆点平山词赋”是作者本旨,隋皇盛极而亡,遗臭千古,与此相反,醉翁欧阳修、髯公苏东坡虽未权倾一国,但所创作的诗词文赋,至今脍炙人口,不朽人间,为扬州平山堂增添了多少光彩。这里“三过”,典出苏东坡《西江月》中“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之句。先后两层,正反对比,作者评判历史的标准,不言自喻。收尾两句“看骑鹤人来,吹箫人去”,以典作结。殷芸《小说》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此处以“骑鹤人”讽指现实生活中追官逐利的俗客。“吹箫人”典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句,原意指韩绰为风流才子,这里借指欧阳修、苏东坡等人。前后两句,一“来”一“去”,互相映照,意谓:如今象欧阳修、苏东坡那样的风流人物早已离去,无法寻觅;留下的只是一群庸夫凡子,在世上醉生梦死,纷纷扰扰;千年历史,去来自有评论,何如超然物外,冷眼相看。这种历史审视观不免略染循环论的色彩,但就收尾而言,却既不萧瑟,亦不堕套,自有一种轻灵、冷峻的韵味。

王安石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深沉、有力,辛弃疾怀古词《永遇乐》(千古江山)悲愤、壮烈,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地位密切相关。本词作者生活于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看不到社会出路,对现实只能取超然世外的态度。同是登高怀古,同是以对自然物象的感受,反思人文历史的变化,但各人心态不一,艺术着眼点不同,风格迥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