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廷式·翠楼吟》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又廷式·翠楼吟》原文赏析

岁暮江湖,百忧如捣,感时抚己,写之以声

石马沉烟,银凫蔽海,击残哀筑谁和?旗亭沽酒处,看大艑、风樯轲峨。元龙高卧,便冷眼丹霄,难忘青琐。真无那,冷灰寒柝,笑谈江左。

一笴,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试拈梅朵。苕鸠栖未稳,更休说、山居清课。沉吟今我,只拂剑星寒,欹屏花妥。清辉堕,望穷烟浦,数星渔火。

光绪二十一年(1895),文廷式因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事,严劾李鸿章。李鸿章恨廷式甚,欲中以奇祸。盛昱知其谋,劝廷式少避,乃乞假南归。曾至江苏、上海等地。这首词可能写于此时。词意如小序所云:作者岁暮身处江湖,却无法忘怀国事,各种忧愁,令人腹心如捣。他十分痛苦,写了这首词。

上片开头五句,写甲午海战时的景况。“石马沉烟,银凫蔽海,击残哀筑谁和?”意谓中日甲午海战,战况不佳,作者为此击筑哀歌,无人理解。汉代名将霍去病墓前有石刻人马。霍去病曾六次出击匈奴,涉沙漠,远至狼居胥山。汉武帝为之建造府第,去病辞谢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后人每逢抗击外族侵略,常思及之。“石马沉烟”,意谓当朝没有象霍去病那样英勇抗敌的将领。银凫,白色的水鸟。此处比喻海军舰艇。当时北洋海军有很多舰只,故云“银凫蔽海”。筑,古代弦乐器名。《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既至燕,日与善击筑者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后世言慷慨悲歌,每引荆高击筑故事。筑声易使人生悲,故云“哀筑”。荆轲刺秦王未成,被杀,“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宋子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击残哀筑谁和”,意谓缺少知音者。“旗亭沽酒处,看大艑、风樯轲峨。”意谓海滨饮宴之地,战船云集。旗亭,市楼。古时建于集市之中,上立旗为观察指挥集市之所,后代指酒楼。大艑,大船。轲峨,高貌。刘禹锡《堤上行》:“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此处暗用刘诗之意,讽刺李鸿章所率北洋海军,空有“银凫蔽海”,大艑轲峨,战舰不少,但却不能御敌,甲午海战,败于日本海军之手,“落帆”归来。下面说,由于朝廷昏瞆,作者虽有爱国之志,却不得伸展。虽已乞假离职,身为湖海之士,却仍然难以忘怀国事。故云:“元龙高卧,便冷眼丹霄,难忘青琐。”元龙,作者自况。三国陈登字元龙,深沉有大略,历任广陵、东城太守,以平吕布功封伏波将军。有次许汜去看望他,他认为许汜没有“忧国忘家”之志,看不起这个“求田问舍,言无可采”的俗士,“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详见《三国志·魏志》。后世常以元龙比喻有志之士。元龙高卧,意谓自己已不在朝廷。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云:“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此处暗用辛词之意。丹霄,指高空。青琐,汉代宫门上镂刻的连环花纹,涂以青色。后借指宫门,引申指朝廷。

歇拍“真无那,冷灰寒柝,笑谈江左”,字面上似乎很旷达,很善于自我排解,其实,这一“笑”,更写出了作者深沉的痛苦。无那,无奈。奈何,急读为那。冷灰寒柝,写岁暮寒夜凄冷之景。冷灰,谓取暖的炭火已经燃尽熄灭,化为寒灰。亦以自述失望心情。韦应物《秋夜》:“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寒柝,寒夜的柝声。江左,长江以东之地,即今江苏等地。文廷式为了避免李鸿章的迫害,乞假南归,曾至江苏。

下片写自己意见不被采纳、不能挽救国家危亡的痛苦心情。“一笴,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试拈梅朵”,笴,箭杆。聊城,县名,在山东。《史记·鲁仲连列传》载:战国时,燕将攻占聊城,齐将田单欲收复聊城,岁余不能下。鲁仲连给燕将写了一封陈说利害的信,缚在箭上,射入城中。燕将见鲁连书,自杀。田单遂屠聊城。呵手,岁暮天寒,手指僵冷,不够灵便,呵气使暖。这句说:即使一封书、一枝箭就能为国家立下不寻常的功绩,名传后世,又能怎么样呢?算来还不如呵暖手指,拈梅欣赏,以求一时愉悦。这是牢骚话。表面看来超脱,实则表达了作者元龙高卧,难忘青琐的痛苦心情,与上片结尾处那痛苦的一“笑”相接。这样过片,衔接自然,词意贯一,技巧甚高。“苕鸠栖未稳,更休说、山居清课”,写自己处境甚危,心情难以平静。苕鸠,栖宿在脆弱的苇苕上的鸠鸟。《荀子·劝学篇》:“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苕,芦苇头部的花。芦苇头大杆细,风吹易折,鸠系巢于此,自易危亡。清课,释家日行的课程。文廷式当时被李鸿章所恨,欲中以奇祸,处境甚危,故自比“苕鸠”。这句既写了作者的处境与心情,也隐约地表达了对于大清江山的忧虑。当时的清王朝已如蒙鸠系巢之苇苕,随时都可能被风吹折。作者身处此境,哪有心情去“山居清课”呢?作者时时在为王朝命运忧虑,心境难平,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拂拭着宝剑,闲倚着屏风,在通宵难眠的月夜中,痛苦地远望着月色朦胧的江水,看那星星点点的渔船灯火,聊以排遣愁思。“拂剑星寒”,拂拭宝剑,发出流星一样的寒光。晋崔豹《古今注》上:“吴大帝有宝刀三,宝剑六,……四曰流星。”《典论》载,魏太子曹丕造百辟百剑,“光似流星”。古诗词中常以看剑、拍剑等表示作者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心情,未必真有看剑、拂剑之事。“欹屏花妥”,此处意为斜倚屏风。古诗文中倚阑、倚杖、倚门、倚闾等,常表示沉思或惆怅之情。花妥,花堕。杜甫《重过何氏》:“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十引《三山老人语录》:“西北方言,以堕为妥,花妥即花堕也。”“清辉堕”,谓月亮西沉。作者痛苦沉吟,直到月亮西沉之时,犹难成寐,起望烟浦,见数星渔火,不胜遐思。这个结尾“以景结情”,使人细加吟咏,觉有无穷意味。

中国知识分子,常常怀有忧患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更使有理想、有志气的爱国人士充满忧患意识。文廷式颇有代表性。他即使身处江湖,依然时时忧国。“百忧如捣”四字,是全词的概括。他在词中不仅写了忧国之情,也表现了自己的人格。击残哀筑,冷眼丹霄,呵手试拈梅朵,清夜望穷烟浦,写得一波三折,把一个不愿同流合污,与世浮沉,而又时时关心着国家命运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因此,叶恭绰击节赞赏:“气象颖异,彊村(朱孝臧)所谓‘兀傲固难双’也”(《广箧中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