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满江红》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元好问·满江红》原文赏析

一枕馀酲,厌厌共、相思无力。人语定、小窗风雨,暮寒岑寂。绣被留欢香未减,锦书封泪红犹湿。问寸肠、能著几多愁? 朝还夕。

春草远,春江碧。云暗澹,花狼藉。更柳绵闲飏,柳丝谁织?入梦终疑神女赋,写情除有文星笔。恨伯劳、东去燕西归,空相忆!

此词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当是早年之作。

上片写女主人公昼寝醒来,不胜相思之苦。“酲”是酒醒后困乏如病状态,“厌厌”是精神倦怠的样子。醒后余醉未消,说明酒饮甚多; 饮酒多是由于思念所爱的人,心情郁闷。开头三句是写枕上醒来的主观感觉,从人着笔。下面转到环境,点出时间。“岑寂”即寂静、寂寞之意。此时天已日暮,寒气袭人,绝无人语,但闻小窗风雨,沙沙淅淅,象是在诉说着不尽的幽怨和愁烦。“暮”字点出昼寝时间之长,而昼寝时间之长,又正见出酒醉之甚,相思之重。这三句虽然没有“相思”字眼,实则处处同开头呼应,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在写相思。日暮时分,天色黯淡。这里的“小窗风雨”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斜风细雨。“人语定”更加突出了 “小窗风雨”的清晰可辨,而风雨之声越是清晰,越加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因为只有在寂静的环境中,才更加能显出风雨之声。这几句用眼前的自然景色,写出无限寂静清冷的气氛、正好烘托着女子为相思所苦的凄凉心情。

眼前的孤寂唤起她对过去的回忆,看见绣被,仿佛闻到过去同所爱之人欢聚时的熏香,至今还未消减。这回忆是幸福的,但从回忆中醒来,又使人感到加倍的痛苦。思情的急切促使她给对方写信。《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载:秦州(州治在今甘肃天水市)刺史窦滔被徙流沙(今新疆境内白龙堆沙漠一带),其妻苏蕙很想念他,因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读之,均成诗句,词甚凄惋。词中“锦书”即用此典,泛指书信。“封泪”见出一边书写,一边流泪,缄封时眼泪犹滴在信上,印成红渍,见出女子悲愁之甚,对所爱之人的感情之深。由于有上面三层刻画作铺垫,末尾“问寸肠、能著多少愁? 朝还夕”的诘问就显得特别有力。“著”是“着”的本字,附着,词中作容纳解。两句把抽象的心理活动的愁,赋予形体,使之可以测量,思致极新警。朝朝暮暮,都为相思折磨,多情的女主人公,真是愁肠寸断了。

上片都是写室内情景,下片转到室外,写女子春日伤春怀人,是追叙,与上片所写非一日之事。换头两句点出季节。“春草远”暗用《楚辞·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和《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语意,写女子望见春江岸上的青草,绵延不绝,伸向远方,不禁想念远方所爱之人,她的思情如春草连绵不断,她的心随着碧绿的江水流向男子所在的地方。“狼藉”是纵横散乱的样子。“柳绵”即柳絮。时当暮春,春风吹得百花飘落,柳枝飘荡,柳絮纷飞,天上的云彩也黯淡无光。古典诗词中常用柳枝、柳絮比喻美丽的女子,“柳绵闲飏,柳丝谁织”还包含着女子孤寂独居,不能得到所爱之人怜爱之意。春草、春江、春花、春云、春柳等等,既是即目所见之景,又以景寓情,用暮春惨淡的春色,烘托女子为相思折磨的凄苦心情,而对所爱之人的刻骨思念,亦即蕴含其中。景与情融为一体,不露一丝痕迹,意味深长不尽。

春天即将过去,仍然不见所爱之人的踪影,女子非常失望。宋玉《神女赋》写楚襄王曾在梦中同神女相遇。“文星”又称“文曲星”,原为主掌文运的星宿,词中用指善于写作的人。唐崔珏《哭李商隐》: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词中女子以神女自比,意谓要与所爱之人相会,除非是在梦中,自己的无限思念之情,只有杰出的诗人墨客才能表达。言外是说,女子无法把自己的万种情愫,传达给对方。歇拍以绝望语作结,凄楚无限。“伯劳”为鸟名,就是杜鹃。 词中用南朝乐府诗《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语意,是以伯劳和燕东西分飞喻女子和所爱之人异地离居,不得团聚。“空相忆”三字含着怨恨,但更多的仍然是怀念。明知相忆只是徒然,实际却仍然不能不相忆,除非同他相会,否则,这相忆之情便永远不会完结。

好问词取法苏、辛,兼有豪放、婉约诸派风格。南宋张炎就说他的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其风流蕴藉处,不减周(邦彦)、秦(观)。”(《词源》)此词把对人物的行动和环境景物的描写结合起来,反复运用以景寓情的手法,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读来委婉曲折,一往情深,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风流蕴藉旖旎动人,确不在周、秦之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