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桢·高阳台》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邓廷桢·高阳台》原文赏析

玉泉山燕集

径转疏花,畦连寒菜,篮舆一路秋光。琴筑声清,泠泉缓泻鸳梁。凭高莫向阑干倚,倚阑干、容易斜阳。写闲情,细把金英,浅醉瑶觞。欃枪、未扫铙歌唱,叹军符憔悴,战垒苍凉。饮至筵开,愁听满耳《伊》《凉》。却怜老圃霜华重,怕孤他、晚节幽香。乍归来,灯火城南,淡月昏黄。

这首词亦是抒情之作。“径转疏花,畦连寒菜,篮舆一路秋光。”以写实手法描写一路看到的景色,“篮舆”即竹轿。路旁稀疏的花朵,田畦中寒凉天气生长的菜蔬,这是典型的秋天景象。主人公乘轿赴宴,一路上秋景触目皆是。接着写宴会中的情景,琴筑之类乐器琤琮有声,清越异常;泉水缓缓流过桥梁,清泠之声不绝,这些都增添了秋景的萧瑟、凄清。词从视觉、听觉角度将有声有色的秋景写足。“凭高莫向阑干倚,倚阑干、容易斜阳”写登高引发心中的万千感触。“凭高”即登高;“阑干”即栏杆。登得高则望得远,倚栏远眺,见到西斜的落日,看到大好河山,心中不免生出年华易逝、功业未立的伤感。如何驱除郁结在心头的伤感,主人公“写闲情,细把金英,浅醉瑶觞”。“瑶觞”指玉杯,即酒杯。通过细细把玩黄色菊花,大口喝着杯中酒浆的形态动作,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主人公想以酒消愁,去掉心头郁结的愁思的心态。词中表面说这是“闲情”,实则并非如此,下片对此作了清楚的交代。

下片一开始就把对国事的忧愤之情融进宴集的描写中,首几句写宴集的沉闷忧伤气氛。“欃枪”是彗星的别名,旧时始终认为彗星主灾害,是不吉之兆,因此这里喻指敌人;“铙歌”是军歌;“军符”,古代调遣军队的符节凭证;“憔悴”是比喻的说法,形容军力疲弱;《伊》《凉》,指《伊州曲》和《凉州曲》。词中描写宴集被一片凄凉忧伤氛围所笼罩,参加宴集的人深酌浅醉,本是为了借酒浇愁,结果是愁上加愁。忧愁为何?你看词中的描写:敌人未扫除,军力虚弱不堪,战备军备不足。时局处于危难未卜之中,忧国忧民之士聚集一起,又听着满耳凄凉曲调之声,看着满目肃杀秋景,怎能不忧心如焚,愁绪满怀?“却怜老圃霜华重,怕孤他、晚节幽香”句是以“老圃”中的花喻人,以“晚节幽香”喻人晚年的品行节操,表现主人公希望保持晚节,不为外界的“霜华”所屈服。收尾以夜深时分宴筵星散,主人公一路归去作结,此时只见灯火闪烁如哭泣,星月昏黄象落泪,仍然是一派凄凉景象。

这首词描写了宴集的全过程,这是一次充满忧郁情调的宴会,基调是沉郁苍凉的,然而字里行间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贯穿其间。主人公和其他人都欲哭无泪、欲言无语,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忧心如焚。谭献评这首词说:“竟有新亭之泪。”(《箧中词续》)是十分恰切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