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望江南》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查慎行·望江南》原文赏析

朝发景德镇,夜抵饶州,舟中即事三首

江行好,袅袅挂帆时。一练澄波烟锁住,三竿红日雾消迟。此景晓来宜。

江行好,历历乱帆时。牛背日斜鸦独立,渔湾人去鹭双窥。此景晚来宜。

江行好,寂寂卸帆时。群雁惊人霜外起,小船吹笛月中移。此景夜来宜。

这是一组风俗画般清新明快的小词。作者为诗词双栖能手,又是清代“宋诗派”诗人代表人物,观此三首小词,的确是身手不凡。

《望江南》调,又作《忆江南》、《梦江南》。此调极饶民间歌谣风味,舒展自由,短小精悍,故唐人和晚唐五代词人如刘禹锡、白居易、温廷筠等多喜用之。查慎行是一位来自民间的诗人,又对江南风物人情十分熟悉,喜用此调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我们知道,查氏诗作能体察民间疾苦,感情细致真切,说是宗宋,实际上广泛汲取,颇著个人风格。他曾在诗中写道:“我从田间来,疾苦粗能言。请陈江南事,约略得其端。……”(《悯农诗和朱恒斋比部》)他中年以后开始漫游生活,故其诗词多写自然景色。上面三首小词写舟中所见,描绘江上早晨、傍晚以及夜泊景色,观察细致,感受独特,一首一画,甚至一句一画,当推为他描写自然景观一类诗词中出色的作品。

饶州,即今江西波阳。作者早上乘船从景德镇出发,夜里到波阳停泊,沿途风光景致,一番饱览,于是就写了《望江南》三首。我们先来看第一首。

第一首写启程之前船夫们忙作准备,挂帆待航。这自然是早晨江上的景色了。清晨的风掠过江面,白帆迎风徐徐升起,接着解缆下桨,风帆扶摇,鼓满风涛,慢慢驶离了码头。“袅袅挂帆时”,是待启航之时,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好奇与惊异,对江上风光的向往,足以使人兴奋不已。这时,白帆绿水皆被晨雾笼罩着,缠绕着,朦胧之中,航船破雾劈波,稍行渐快。江上的雾消散得很慢、很迟,一直到红日当空,茫茫雾气才渐渐隐去。顿时,红日喷薄,将余下的雾霭和澄澈的江水都映照得绚烂多彩。这样的江上晨景,该是何等迷人。一练,指白帆;澄波,指澄澈的江水。作者以简洁凝炼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江上早行图:雪白的帆,淡灰色的雾,碧绿的水,还有一轮冉冉升腾的朝日。所有这一切,交织成美丽的画图。由于雾的作用,画面空濛,四围景致都在似有似无之中,酷似以湿画法涂就的一幅水彩画。

第二首写黄昏时分的江上景色。片片白帆,交错穿行,故着一“乱”字,意思是船只所行方向不一,有快有慢,并不规则。历历,谓斜阳西下,帆影如剪,分外清晰。这时,岸上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哉悠哉,沐浴着火红的晚霞,正慢慢地向村里走去。树上乌鸦登枝,独立在晚风之中,不时发出孤寂的鸣叫。而在渔湾苇影之中,渔人已归,只有双双鹭鸟警惕地四处张望着,等待着夜幕的降临。如此江上傍晚的景致,别饶一番情趣。作者又以娴熟轻盈的笔法,描绘出一幅江上夕照图:斜晖如血,帆影似裁;两岸牧归,牛背小曲;更有树上乌鹊,苇边白鹭,黑白对比强烈,又都蒙上火红的晚霞,煞似一幅淡雅的彩墨画呈现在眼前。

第三首写到达目的地之后的江边景致。朝发晚抵,良夜寂寂;船夫卸帆匆匆,客人风尘仆仆。这时,一轮皓月从江上升起,阵阵雁叫客闻惊,猛然感到秋风乍起。江边露凝霜冷,夜凉如水。水上谁家小舟,乘着月光在轻轻移动,似闻橹声欸乃。一阵笛曲隐隐传来,添人无限惆怅。这是一幅多么生动传神的江上夜泊图呵!月色朦胧之中,绳影帆声,绰绰人影。大雁高飞,排成队队,为明月清辉作点缀。又有小船轻摇,笛韵悠扬,恰似一幅淋漓泼墨、小心点染的水墨图。

作者就是这样为我们连画三景,实又不止三景,他把我们带到江行逸兴中去。三首小词连缀而为一组,风格既统一又各具异趣,画面既统一又各自独立,犹如横为长卷、竖为条屏的折式连接屏画,构图颇具经营。由于格式相同,都以“江行好”而起,又都以“此景宜”作结,使人读起来有一唱三叹、回环复沓之感,十分上口,非常舒服。它有些象曲中的幺篇,一曲更比一曲深沉,一曲更比一曲幽微。特别是此词谋篇布局的成竹在胸,扩则挥洒无限,细则轻毫皴点,总体感和细部都经一番惨淡经营,然却又无迹,好似写得非常轻松,这正是作者技巧娴熟,笔势灵活的表现。其用语造型力极强,称得上是丹青妙手。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有云:“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连;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始妙。”查氏此词放得开,收得拢,写江上景致,该写的很多,他却绝不谨毛失貌,而是遴选最有意义、最有趣味的去描绘。如挂帆、卸帆,感觉独特,体会深细,有常人欲言而不能言之妙。作者忽而岸上,忽而江中,抽笔写船,又渲染雾、晚霞、月色,真是人间天上,令人目不暇给了。篇幅如此小,又写那么多东西,竟一丝不乱,可谓来去无迹了,其技巧正在看似无技巧之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