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与翻译、赏析
[三国魏]嵇 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
②,吾常谓之知言
③,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
④,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
⑤,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化
⑥,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⑦。足下傍通
⑧,多可而少怪
⑨,吾直性狭中
⑩,多所不堪
(11),偶与足下相知耳。间闻足下迁
(12),惕然不喜
(13),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
(14),手荐鸾刀
(15),漫之羶腥
(16),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
(17),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
(18),外不殊俗
(19),而内不失正
(20),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21)。老子、庄周
(22),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
(23),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
(24)! 又仲尼兼爱
(25),不羞执鞭
(26);子文无欲卿相
(27),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28)。所谓达则兼善而不渝
(29),穷则自得而无闷
(30)。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
(31),许由之岩栖
(32),子房之佐汉
(33),接舆之行歌
(34),其揆一也
(35)。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36)。故君子百行
(37),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
(38),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
(39)。且延陵高子臧之风
(40),长卿慕相如之节
(41),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
(42),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少加孤露
(43),母兄见骄
(44),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
(45),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庠,不能沐也
(46)。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47)。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
(48),简与礼相背
(49),懒与慢相成
(50),而为侪类见宽
(51),不攻其过
(52)。又读庄、老,重增其放
(53),故使荣进之心日颓
(54),任实之情转笃
(55)。此犹禽鹿少见驯育
(56),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
(57),则狂顾顿缨
(58),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
(59),飨以嘉肴
(60),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
(61),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
(62),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
(63)。 至为礼法之士所绳
(64),疾之如雠,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
(65)。吾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
(66),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
(67),无万石之慎
(68),而有好尽之累
(69)。久与事接,疵衅日兴
(70),虽欲无患,其可得乎? 又人伦有礼
(71),朝廷有法,自惟至熟
(72),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
(73),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
(74),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
(75),痹不得摇
(76),性复多虱
(77),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
(78),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
(79),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
(80),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
(81),至欲见中伤者
(82)。虽瞿然自责
(83),然性不可化
(84),欲降心顺俗
(85),则诡故不情
(86),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
(87),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
(88),嚣尘臭处
(89),千变百技
(90),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
(91),机务缠其心
(92),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
(93),在人间不止
(94),此事会显
(95),世教所不容
(96),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
(97),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
(98),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
(99)? 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
(100),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
(101),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
(102)。禹不偪伯成子高
(103),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
(104),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
(105),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
(106),此可谓能相终始
(107),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
(108),盖不欲枉其天才
(109),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
(110),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
(111),此足下度内耳
(112)。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
(113);己嗜臭腐,养鹓雏以死鼠也
(114)。吾顷学养生之术
(115),方外荣华
(116),去滋味
(117),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
(118),尚不顾足下所好者
(119)。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
(120),私意自试
(121),不能堪其所不乐
(122)。自卜已审
(123),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
(124),令转于沟壑也
(125)。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
(126),如何可言! 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
(127),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
(128),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
(129)。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
(130),不切事情
(131),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
(132)。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
(133),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
(134),无所不淹
(135),而能不营
(136),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
(137),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
(138)! 若趣欲共登王涂
(139),期于相致
(140),时为欢益
(141)。一但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
(142),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
(143),欲献之至尊
(144),虽有区区之
意
(145),亦已疏矣
(146)。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
(147),并以为别
(148)。嵇康白。
〔注释〕
①本篇选自《文选》。山涛,字巨源,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中人物,在司马王朝为官。由选尚书吏部郎迁官散骑常侍时提出由嵇康替代他原来的官职,嵇康即作此文表示拒绝,文中同时流露了耻与阴谋篡魏的司马氏集团为伍的情绪,终于引来杀身之祸。②颍川,指山涛的叔父山嵌,山嵌曾为颍川太守,故称颍川。③知言,相知的话语。④经,经常,常常。怪,奇怪。此意,指嵇康不愿出仕的志向。⑤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称为河东。⑥显宗,公孙崇,字显宗,曾官尚书郎。阿都,即吕安,字仲悌,小名阿都,东平人,是嵇康的至交好友。⑦故,原来。不知之,不了解我的志向。⑧傍通,善于应变。⑨可,许可,肯定。怪,责怪。这句话是说,山巨源对人对事一味肯定,极少怪责。⑩狭中,指心胸狭窄。(11)多所不堪,很多事情不能忍受。(12)间,近来。迁,调动官职,此处指升官。(13)惕然,害怕担忧的样子。(14)庖人,厨子。尸祝,掌管祭祀的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5)荐,进。鸾刀,刀环上有铃的刀。(16)漫,满,遍,这里是散布的意思。(17)并,指兼济天下。介,性情耿直孤高。并介之人,指既能治理国家性情又耿直孤高的人。(18)空语,说空话。堪,忍受。(19)外不殊俗,外表与俗人没有不同。(20)内不失正,内心不失方正。(21)悔吝,悔恨。以上五句是说,所谓“无所不堪”,“外不殊俗,……”的达人,根本不存在,人们只是在说空话。(22)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周朝的柱下史。庄周,即庄子,名周,为宋国蒙县漆园吏。二人职位都很卑微。(23)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人,因居柳人,谥惠,故称柳下惠。古时有名的贤人。东方朔,字曼倩,西汉武帝时人,官至太中大夫,历史上以诙谐滑稽著名。(24)短,轻视。(25)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兼爱,博爱。(26)不羞执鞭,不以担任执鞭这样低贱的职业为羞耻。执鞭,执鞭驾车。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如果能够得到富贵,就是做个执鞭的士卒,我也愿意。(27)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春秋楚大夫。《论语》中记载他曾三次为令尹,面无喜色。又三次被罢免,面无愠色。(28)济物,即济世。(29)不渝,不改变。(30)无闷,不觉得苦闷。(31)君世,“君”做动词用,意谓为君于世。(32)许由,尧时的隐士。传说尧想把天下让给他,不受,却逃到箕山之下隐居。岩栖,隐居山林。(33)子房,张良,字子房,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34)接舆,传说为春秋时楚国隐士。孔子游宦到楚国时,曾迎着孔子的车子唱歌以示讥讽,故称接舆。(35)揆(kui葵),道理,准则。(36)遂其志,实现他们的心愿。遂,成就,实现。(37)百行,行为各异。(38)循,遵循,顺应。(39)“故有”两句,《韩诗外传》云:“朝廷之士为禄,故人而不出;山林之士为名,故往而不返。”(40)延陵,今江苏武进县,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所居之地,这里以“延陵”指代季札。高子臧之风,以子臧的作风行为为高。高,崇尚。子臧,春秋时曹国公子欣时。曹宣公死后,曹人欲立欣时为君,欣时不受而逃。季札的父亲和兄长欲立季札为嗣君,季札崇尚子臧的行为,而拒不接受。(41)长卿,即西汉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字长卿,因敬仰战国时赵人蔺相如的为人,更名相如。(42)尚子平,东汉人,有道术。传说他于儿女婚事处理完毕之后,再不过问家事,肆意游五岳名山。台孝威,名佟,东汉隐士。传说他隐居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为业。(43)孤露,年幼无父曰孤,无父而失去庇护称露。(44)母兄见骄,被母亲和哥哥溺爱骄纵。(45)驽,迟钝。缓,松弛。(46)不能,不愿。沐,洗头。(47)胞,原为胎衣,这里指膀胱。令胞中略转,忍到小便在膀胱中转动(才起身去小便)。(48)傲散,骄傲散漫。(49)简,怠慢,忽视。背,违背。(50)慢,怠惰。成,完成,成就。(51)侪类,朋辈。宽,宽恕,宽容。(52)攻,指责,抨击。(53)重,加重,表示程度。放,放纵。(54)日颓,日渐消弱。(55)任实,指放任本性。转笃,加强。(56)禽,古时对鸟兽的通称。少,幼时。驯育,驯化养育。(57)长,成年。见羁,被束缚。(58)狂顾,急速慌张地四处张望。顿,扯断。缨,绳索。(59)镳,一种马具。(60)飨(xiang享),享受。嘉肴,美食。(61)阮嗣宗,即阮籍,字嗣宗。(62)至性,纯厚的性情。(63)过差,过度。(64)绳,纠正人的过失叫“绳”。何曾在司马昭面前指责阮籍任性放荡,坏礼伤教,应放逐到边远的地方。司马昭不以为然。(65)大将军,即司马昭。保持,保护。(66)慢弛,散漫,松弛。阙,缺点。(67)暗,愚昧、糊涂。机宜,时机所宜。(68)万石,西汉石奋历事高祖、文帝、景帝,与四个儿子均官至二千石,石奋被景帝称为“万石君”,又石奋父子为官十分谨慎,故言“万石之慎”。(69)好尽,喜欢尽情而言,没有禁忌。累,过失。(70)疵,缺陷。衅,嫌隙。(71)人伦,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一定关系。(72)惟,思考。熟,周详。(73)当关,守门人。不置,不放,不停。(74)弋(yi义),指射猎活动。(75)危坐,端坐。(76)痹,麻痹。(77)性,身体。(78)章服,官服。(79)不便,熟悉,擅长。(80)机,同“几”。(81)“已为”句,已经被那些不能见谅的人所怨恨。(82)“至欲”句,甚至出现了想中伤我的人。(83)瞿然,惊恐的样子。(84)化,改变。(85)降心,压抑自己的本性。(86)诡,违反。故,本性。不情,不合情理。(87)无咎无誉,即无荣无辱。(88)聒(guo郭),嘈杂,吵闹。(89)嚣尘,即尘嚣。(90)百技,指人事方面的各种伎俩,手段。(91)鞅掌,烦忙。(92)机务,政务。(93)非,批评,不赞成。薄,轻视。汤武,商汤和周武王。周孔,周公和孔子。(94)人间,这里是与隐居出仕相对而言。(95)此事,指非汤武而薄周孔之事。显,显扬,即为众人所知。(96)世教,礼教。(97)轻肆,轻率放肆。(98)促中小心,皆指心胸狭窄。(99)宁可,怎么可能?(100)饵,服食。术,黄精,皆为药名。古时认为服之可以使人长寿。(101)一行作吏,一经作吏。(102)济,成全。(103)“禹不偪”句,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伯成、子高为诸侯,尧把天下让给舜,舜又把天下传给禹,这时候,伯成、子高却辞职归耕田里。禹前去问原因,他们说禹把天下治理得不好。禹并没有逼迫他们。(104)“仲尼”句,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将要出门,外面正在下雨,没有伞。有人说,可以向子夏去借。孔子说,子夏为人吝啬,我听说与人交往,应该显扬朋友的长处,回避其弱点,这样友谊才能长久。假,借。盖,遮雨的东西。(105)元直,徐庶,字元直,颖川人,与诸葛亮同事刘备,后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掳去,徐庶离开刘备归曹操。诸葛亮并没有强迫他留下来。(106)“华子鱼”句,华歆,字子鱼。管宁,字幼安。二人为同学好友。华歆升迁后,曾举荐管宁接替自己原来的职务,管宁不受。(107)相终始,有始有终。(108)桷(jue绝),俗称椽子,屋上用来承瓦的木条。(109)枉,屈。天才,指本性。(110)四民,指士、农、工、商。(111)通,明白。(112)度内,度量之内,即所能想得到的。(113)章甫,殷商冠名。越,今福建,浙江一带为古越国。文冕,饰有图案的漂亮帽子。《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114)鹓雏,传说中凤属鸟名。《庄子·秋水》:“鹓雏发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此用其典。(115)顷,不久。(116)外,疏远。(117)滋味,美味。(118)九患,指上面所说七“不堪”和二“甚不可”。(119)不顾,不看重。(120)增笃,加重。(121)自试,自己事先设想。(122)堪,忍耐。(123)卜,考虑。审,明白。(124)无事,不要。冤,委屈。(125)转于沟壑,即死亡。(126)悢(liang亮)悢,悲伤。(127)叙离阔,叙谈离别之情。(128)嬲(niao鸟),搅扰,纠缠。不置,不放。(129)益,增益,有利于。时用,现时为世所需用。(130)旧知,早知。潦倒,犹放浪。(131)不切事情,指不通世故。(132)自惟,自己认为。(133)此最近之,这最接近我的志趣。(134)长才,高才。广度,大度。(135)淹,博洽贯通。(136)不营,不谋求,指不求仕进。(137)此真所乏,意谓自己确实缺乏长才广度。(138)黄门,宦官。称贞,称赞其贞节。宦官能贞节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因为生理条件的限制。(139)若,如果。趣,旨趣,意向。登王涂,在朝廷为官。(140)期,希望。相致,相一致。(141)欢益,欢悦。(142)自非,若不是。(143)野人,在田野上耕作的人。快炙背,以晒背为愉快的事。美芹子,以芹菜为美味的食物。据《列子·杨朱》记载:宋国有田夫,十分贫穷,不知道世上有高楼暖屋,锦衣狐裘,偶然发现了晒太阳的乐趣,想以此献给国君而得赏赐。其邻里富人对他说,过去有个人,在乡里富豪面前称赞大豆、芹菜一类食物的美味,富豪取来尝了尝,只觉得涩口,肚子也不舒服,大家都取笑埋怨他。你就是这类人啊。(144)至尊,天子。(145)区区,诚挚。(146)疏,疏离而不近事理。(147)解,解释,使明白。(148)别,指绝交。
〔分析〕
魏晋政权交替之际,司马氏欲取代曹魏王朝而自立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为保证朝代更替的顺利进行,他们大批屠杀异己,以至“天下名士,少不全者”。这时,文人分为两类,一类内心仍然忠于已经名存实亡的曹魏政权,因而不肯为司马氏政权效力;另一类则采取与强大的司马氏新政权合作的态度。嵇康与文中提到的山涛就分属这两类。
嵇康与山涛都是“竹林七贤”中人物,本是好友。嵇康娶魏宗室之女,与曹魏政权的关系密切,加以性情刚直任性,自然对想篡权自立的司马集团恨之入骨,虽不能公开与之作对,却耻于为之效力。“七贤”的政治倾向是亲魏的,但随着司马政权的日益强大,有些人便改变了初衷,转而投靠效力,山涛就是这样。他不但自己如此,还举荐嵇康,这一行为激起了嵇康的不满,便写了这篇文章,通过阐明不能做官的原因,来表达其个人的意志理想,同时也痛快淋漓地渲泄了对司马氏政权的蔑视不满情绪。
本文可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集中表达了对山涛举荐自己为官这一行为本身的反对以至于厌憎,认为山涛是“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羶腥”,以此明确了自己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态度。
第二段开头,作者虽然在字面上称叹山涛为“并介之人”,实际上是讥讽他的圆滑与没有骨气。因为“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像那种“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的人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以此指责山涛屈于权势,而放弃原则操守的行径。接下来作者列举了老子、庄子、以及孔子等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行为经历,承认出仕与归隐是文人所面临的两条道路,本身并无可厚非,但在作出选择和决定的时候,必须是真正出于自己的意志情趣,所谓“志气所托,不可夺也”。借此,作者阐明了自己不能为官的主观因素。
第三段作者如实描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疏懒放任,实际上是渴慕自由,不愿受到羁绊的志向与人生态度。文中说到作者自己:“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以及“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生动地表现出一个落拓不羁,放浪形骸的文人形象,这大概就是所谓著名的“魏晋风度”的一个具体而微的表现吧。
第四段进一步用较大的篇幅具体全面阐明了自己不能更不愿为官的原因:即“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表面上作者仍然是在描述自己疏懒、放任、散漫的恶劣习性,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不肯遵守世俗的行为规范,特立独行,脱俗绝尘的个性趋向。他把当时官场形容为一个俗人充斥,“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技”的难堪之地,反映了作者对司马氏朝廷的看法和态度。更令人吃惊的是,作者竟然承认自己经常“非汤武而薄周孔”。要知道,所谓“汤武”“周孔”正代表着司马氏集团用以巩固自身政权的礼教观念,作者这么一表白,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啻是对当权者威势的轻视与宣战。据说司马昭正是因为看到这一句话,对嵇康记恨在心,最终杀害了他。
在第五段中,作者再次通过列举古人的故事,说明“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的道理,这里面也隐含了对山涛未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志趣意向所在就自作主张的行为的指责。接下来的批评尤为尖刻,嵇康把山涛比喻为嗜好吞食腐臭之物的鹞鹰这一类下贱的鸟,而自比为鸾凤一类高贵的鸟,讥讽山涛自以为举荐作者是对朋友的帮助和抬举,而在嵇康自己看来却是一种莫大的污辱。
接下来作者谈到自己今后的打算:“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这几句话反映出嵇康对于现时政治的消沉、无奈的态度,既然无能“兼济天下”,只好退而“独善其身”,这颇能代表当时文人普遍的心态和思想情绪。
在文章的最后,嵇康仍然不能对山涛自以为是的行为释怀,因而用了《列子·杨朱》篇中关于宋国田夫的典故,以此比喻山涛的这一想法和举措是多么的愚蠢可笑,不近情理。
在今天看来,司马氏政权取代曹魏政权是当时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山涛作出了与新政权合作的选择亦很难加以厚非。相反嵇康出于对日趋没落的旧政权的忠诚,而如此尖锐地指责嘲讽他,倒有失偏颇。但是,这篇散文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突出强调了个人主观意志取向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同封建礼法格格不合,更与所谓“礼法之士”势不两立,批判的锋芒直指假借礼教之名而行阴谋篡魏之实的司马氏集团,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精神。
这篇散文文字洗练,文意一以贯之,似一气呵成,而又不乏起伏,明言
暗喻,无不尽意。《文心雕龙·明诗篇》称他“嵇志清峻”,从这篇散文看来,足以当之。
〔评说〕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凡性不近物者,勉为抑损,终于物乖,中散绝交巨源,非恶山公,于当世人事诚不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