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前赤壁赋》原文与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散文赋《前赤壁赋》原文与翻译、赏析

[宋] 苏 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1),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2),羽化而登仙(13)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14)。歌曰:“桂棹兮兰桨(15),击空明兮溯流光(16);渺渺兮余怀(17),望美人兮天一方(18)。”客有吹洞箫者(19),倚歌而和之(20)。其声呜呜然(2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22),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3)

苏子愀然(24),正襟危坐(25),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6)?”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27)?西望夏口(28),东望武昌(29),山川相缪(30),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1)?方其破荆州(32),下江陵(33),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34),旌旗蔽空(35),酾酒临江(36),横槊赋诗(37),固一世之雄也(38),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9),侣鱼虾而友麋鹿(40),驾一叶之扁舟(41),举匏樽以相属(42);寄蜉蝣于天地(43),渺沧海之一粟(44)! 哀吾生之须臾(45),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46),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47),托遗响于悲风(48)。”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49),而未尝往也(50);盈虚者如彼(51),而卒莫消长也(5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54)。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6)。”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57)。肴核既尽(58),杯盘狼籍(59)。相与枕藉乎舟中(60),不知东方之既白(61)



〔注释〕

①本篇选自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②壬戌之秋,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秋天。③七月既望,农历七月十六日,即那年阳历八月十二日。望,每月农历十五日。既望,望日的后一日。④泛舟,乘船。泛,浮。赤壁,苏轼游的这个赤壁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⑤属(zhu主),斟酒。⑥这两句说的是一件事。《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jiao绞)兮,劳心悄兮。”就是此赋所指,写月夜对美丽的情人的思慕之情。窈窕,美好的样子,即《月出》中所形容的。⑦少焉,不多一会儿。⑧斗牛,星宿(xiu秀)名,斗即南斗星,牛即牵牛星。⑨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此指月光下的水气。⑩纵,任。一苇,比喻小船窄长像苇叶。如,往。凌,越、渡。万顷,顷,一百亩。形容江之宽阔。茫然,宽广无边的样子。(11)浩浩,广大的样子。冯(ping平)虚御风,凌空驾风。冯,同“凭”。乘、凌。御,驾御。(12)遗世,遗弃人世。独立,超然物外之意。(13)羽化,指成仙。传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故称。(14)扣舷,敲着船舷。舷,船边。(15)桂棹(zhao兆)、兰桨,用桂树、木兰树制成的摇船工具。形容船具之美。(16)空明,明亮的空间。溯,逆水而行。流光,水波上的月光。(17)渺渺,辽远的样子。余怀,我的胸怀。(18)天一方,在天的那一方,即在远处。(19)洞箫,单管直吹的竹箫。上下相通,所以叫洞箫。(20)倚歌而和(he贺)之,按着歌的曲调伴奏。倚,按。(21)呜呜然,象声词,表示声调低沉。(22)袅(niao鸟)袅,微细而宛转悠长。(23)这是写洞箫的感染力之大。幽,深。壑,沟。潜,潜伏着的。蛟,龙的一种。嫠(li离)妇,寡妇。(24)愀(qiao 巧)然,忧愁的样子。(25)正襟,端正衣襟。危坐,端坐。(26)这句说为什么要这个样子。即问为什么要吹这样凄怆的调子。(27)曹孟德,三国时曹操,字孟德。其《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28)夏口,地名,今湖北省武昌县。(29)武昌,地名,今湖北省鄂城县。(30)相缪(liao聊),相互缭绕。缪,通“缭”。(31)周郎,指周瑜,孙权手下的主帅。(32)方,当。破荆州,攻下荆州,这是指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这件事。荆州,地名,东汉时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的一部分。(33)下,攻占。江陵,地名,今湖北省江陵县。(34)舳舻(zhu lu竹炉),长方形战船。(35)旌旗,军中旗帜。蔽空,遮盖天空。(36)酾(shi师)酒,斟酒。(37)横槊(shuo朔),横着长矛。槊,长矛。赋诗,吟诵诗歌。(38)固,本来是。(39)渔樵,打渔砍柴。渚(zhu主),水中小洲。(40)侣,作伴。友,做朋友。(41)扁(pian 偏)舟,小船。(42)匏樽,用匏做的酒器。匏,葫芦的一种,外壳坚硬。(43)蜉蝣(fu you浮由),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的一种小昆虫,只能活几小时。(44)渺,渺小。粟,小米粒。(45)须臾(yu鱼),片刻。(46)挟,带。这里有作伴的意思。遨游,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游。(47)骤得,立刻得到。骤,急速。(48)遗响,余音。此指洞箫声。悲风,悲凉的音响。(49)逝,往,流去。斯,这个,指水。(50)未尝往也,却没有流走。意思是前者流走,后者又来,水还是不见消失,所以说未尝往也。(51)盈虚,指月亮的圆满和亏损。盈,满。虚,亏。彼,那个,指月亮。(52)卒,终,到底。消长,消失和增长。(53)曾,乃,简直。一瞬,一眨眼之间。(54)无尽,没有结束。意思是物与人都不会消灭。(55)造物者,指天。古人认为天是万物的创造者。无尽藏,没有穷尽的宝藏。这是佛教术语。(56)适,舒服惬意。(57)更酌,再斟酒。(58)肴核,荤菜和果品。(59)狼籍,杂乱不整的样子。(60)相与枕藉,相互为枕。(61)既白,天已发亮。



〔分析〕

文章开头点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是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七月十六日。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写了一些揭发时弊的诗文,元丰二年受到弹劾,下御史狱,险遭杀身之祸。随后他被贬往黄州,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生活上陷于困顿的境遇中,一个人当然会产生悲苦寂寞之情、天涯沦落之感,但苏轼又在壮丽的山川和老、庄的哲理中找到了精神寄托,表现出放旷达观的思想风貌。《前赤壁赋》描写他一次月夜泛舟的见闻和感受,集中地反映了他谪居黄州期间的思想感情。

文章一上来即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长江月夜图。接着写到江上雾气弥漫,水天一色,渲染出一种朦胧浑茫的意境,而东坡在恍惚中似乎乘着风云,离开了尘世,进入了神仙的世界。这种充满诗意的幻想,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却于自然和佛道中获得精神解脱的愉悦之情。这一段写景境界开阔,格调清新,壮美之景与旷达之情交融在一起,好似一篇乐章的优美的序曲,把我们导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天地。

接下来的一大段主客对话,是全文的主要部分,集中揭示了东坡的思想矛盾。清风明月,诗酒助兴,当然是赏心乐事,于是就扣舷而歌。歌中莫名的淡淡的哀怨,反映出迁谪中的东坡怅惘苦闷、希望为国效力的心情,交织着醉心山水的愉悦和怅然若失的伤感,是由开头的“乐”过渡到中段的“悲”的桥梁。而客人的洞箫声,更加重了这种失落感和悲哀的气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描绘出音乐的巨大感染力量,也是作者内心悲感的真实写照。接着客人的一席话,交代了他悲从中来是因为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眼前的赤壁古战场激发起他思古之幽情,那横槊赋诗的曹操、风流儒雅的周瑜,以及那一场形成三国鼎立格局的大战,又似乎历历在目。想当年,曹操是何等的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淹没在历史的波涛中。英雄豪杰尚且如此,凡夫俗子就更为可悲。我们虽然能放情山水,无奈生命短促,长生无望,神仙更属虚妄。面对永恒的大自然,人渺小如沧海之一粟。这一段话与其说是客人在倾诉内心的伤感,无宁说是东坡的夫子自道。他提到曹孟德的功业,尽管他觉得这一切都已成为陈迹,但也曲折地透露出他不甘心投闲置散,而向往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然而,谪居的现实一时使他心灰意冷,所以悲哀还是占了上风。

针对客人的这番话,东坡发了一通颇具哲理的议论,力图解决这个人生的难题。这里,他以水月为喻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水月之喻为佛家所常用,作者的观点是庄子与佛家哲学的混合体,但更多的是庄子的思想。庄子认为,客观事物尽管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但对“天”而言却是无差别的,是统一于“一”的,是永恒不变的。这个“一”也就是派生万物的“道”,它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万物都只是“道”在运动过程中幻化成的一种暂时形式,所以东坡说:江水尽管在不停地流去,它仍是一条不变的江;月亮尽管有圆有缺,它还是悬于中天,万古朗照。《庄子·大宗师》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东坡将它演化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在这种宇宙观的指导下,一个人对人生中所遭遇的荣辱得失、寿夭生死就会淡然处之,因为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也只是向大自然的回归罢了。实际上这只是摒弃个人的欲望追求,听凭命运摆布的一种消极的宿命主义。作者在这一段的最后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正是一种“逍遥游”的境界,它与开头的月夜泛舟遥相呼应,点明了身心愉悦的原因。东坡赖以求得精神解脱的佛、道思想是唯心主义的,带有浓重的虚无主义色彩,本质上是一种消极退避的人生哲学,虽其中也含有一些合理的看法,如关于世界变与不变的辩证观点,以及不为物欲所诱、追求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庄子哲学的泛神论倾向带有某种程度的唯物主义色彩,因而它引导人们用一种达观的态度去对待自然与人生。东坡的旷达豪放正是来源于此。文章最后写东坡的一席话终于将客人说服,解除了他心头的苦闷烦恼,全文在主客释然,相与尽醉中结束。

苏轼的文章风格清新自然,飘逸豪迈,如行云流水。本文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在结构上,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了赋体主客对话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内心感情的波折,章法纵横自如。这是一篇文赋,它采用了传统赋体中常用的主客问答的形式,但实际上则是作者的自我独白。文章先从清风明月的江山美景中,写出羽化登仙的超然之乐;然后从对历史人物兴亡的凭吊,跌入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又从眼前的景物立论,在旷达中得到解脱。这一由乐到悲,又以乐作结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是他谪居黄州时期思想感情中的矛盾斗争交织发展的一个缩影。全文读来使人觉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开合自如,章法井然,但又不露运用法度的痕迹,达到了法与无法的统一。正像他在《书吴道子画后》中所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达到了情、事、理的高度统一,创造了高妙的意境。第一段的写景一上来就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让人进入了一个清明澄澈的美妙境界,景中流露出遗世独立的超然之情。同时这一写景也是下文抒情和说理的基础,使情成为景中之情,理成为景中之理。譬如第二段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和人生渺小之慨,是结合着江山胜景来写的。眼前的景物与想像的画面,交互迭印,大有江山依旧、人事已非之感,创造了一种浓重的怀古的氛围;又如最后以水月之喻说理,这样就不显得枯燥。我们从风月、大江的形象中领略哲理,只觉得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享受,而不是在读抽象深奥的哲学论文。这些说理也使写景抒情的意蕴显得更为深厚。所有这一切交融在一起,展现出东坡清高脱俗的精神世界,这正是这篇名文给人感染最深的一个方面。

语言清新流畅,骈散结合,既有赋体的铺陈,又有散文的气势。文赋是在古文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它既保留了赋体句式整齐骈偶的传统,又参以散句单行,多用虚字转折。如本文就有不少精炼的四字句和六字句,读来琅琅上口,颇具节奏美。像“驾一叶之扁舟”到“托遗响于悲风”,一连十句,排比而下,累累如贯珠。有些长句,如“浩浩乎”一句及苏子说理的那段,既有散文气势,又是对偶句,是骈散结合的典范。文中也有铺陈,但它摒弃了喜用僻字和堆砌词藻的毛病,力求语言的清新流畅。它间或也用韵,但押韵的方式已很自由,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有的三句、四句才押,韵脚也不一定在句末,如果句末是虚词,往往在虚词的前面押韵。故前人称赞此文“以文为赋,藏叶韵于不觉,此坡公工笔也”。

〔评说〕

晁补之《续离骚序》:“《赤壁》前后赋者,苏公之所作也。曹操气吞宇内,楼船浮江,以谓遂无吴矣。而周瑜少年,黄盖裨将,一炬以焚之。公谪黄岗,数游赤壁下,盖忘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壮瑜事而赋之。”

谢枋得《文章轨范》:“此赋学《庄》、《骚》文法,无一句与《庄》、《骚》相似,非超然之才,绝伦之识,不能为也。潇洒神奇,出尘绝俗,如乘云御风而立乎九霄之上,俯仰六合,何物茫茫,非惟不挂之齿牙,亦不足入其灵台丹府也。”又“余尝中秋夜泛舟大江,月色水光与天宇合而为一,始知此赋之妙。”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以文体论,似游赤壁记也,然记不用韵,而赋方用韵,此盖以记而为赋者也。故文带叙带赋,忽用韵,忽不用韵,古赋如《风赋》、《好色赋》皆此类也。以文法论,纯得吹箫一段生波,下乃发出如许妙理。公尝参禅学佛,故号‘东坡居士’。其笔墨之飘洒,机趣之活泼,又似于仙,故世号‘坡仙’。此文前乐,中悲,后乐,有似王右军《兰亭叙》。其借客发慨,不必实有其言,亦如昌黎之《进学解》,乃巧为避忌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