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1】,余与晦木【2】、泽望【3】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雾、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4】。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5】寒折骨,相视褫气【6】,呼嗟咽续。
忽尔, 冥霁地表, 云敛天末, 万物改观, 浩然【7】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洁。
余愕眙【8】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 书之, 《五行》 志之, 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 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9】足异? 山中苦寒, 才入冬月, 风起云落, 即冻【10】飘山, 以故霜雪常积也。盖其地当万山之中, 嚣尘沸响, 扃鐍【11】人间,村烟佛照, 无殊阴火之潜。故为愆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 刚风疾轮, 侵铄心骨,南箕哆口, 飞廉【12】弭节, 土囊【13】大隧, 所在而是, 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 蛟螭蠖蛰, 山鬼窈窕, 腥风之冲动, 震瀑之敲嗑, 天呵地吼, 阴崖沍穴, 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 北斗堕胁, 藜蓬臭蔚, 虽焦原竭泽, 巫吁魃舞, 常如夜行秋爽, 故为曜灵【14】之所割匿。且其怪松人枫, 矾石罔草, 碎碑埋砖, 枯胔碧骨【15】,皆足以兴吐云雨, 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 窅崪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 故恒寒而无燠【16】。”
余乃喟然曰:“嗟乎! 同一寒暑, 有不听命于造化【17】之地; 同一过忒 【18】, 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 亦岂无凌峰掘药, 言高畸行, 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 【19】世度, 将欲过而问之。
【注释】
【1】 壬午: 明宗祯十五年。
【2】 晦木: 宗羲弟, 名宗炎, 世称立奚先生。
【3】 泽望: 宗羲弟, 名宗曾, 号缩斋, 学者称石田先生。
【4】 窈然: 幽深, 深远的样子。
【5】 岚: 山里的雾气。
【6】 褫气: 夺去精气。
【7】 浩然: 广阔、远大的样子。
【8】愕眙: 吃惊地看着。
【9】 奚: 疑问代词。什么, 哪里。
【10】冻: 泽,冰的样子。
【11】扃鐍:原指箱箧前锁着的地方,在这儿是指与人间隔绝。
【12】飞廉:指风伯。
【13】土囊:大的洞穴。
【14】曜灵:太阳。
【15】胔(zi):肉还没有烂尽的骨殖。
【16】燠:温暖,热。
【17】造化: 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
【18】过忒:变更。
【19】龃龉:格格不入的意思。
【赏析】
《过云木冰记》是黄宗羲写的一篇散文。古代散文就内容而言,可分为史传文、说理文、杂记文、应用文等。严格地说、这篇古代散文是属杂记文,而杂记文通常是指历史散文以外的记叙文。这种文体突出特点是记事,在叙事之外,往往夹有议论,描写或抒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文体。
这篇散文的开头颇像六朝人的手笔,古奥简练,开门见山。一句话交代了看“过云”的时间、地点和同行人,接着非常自然地写到了眼前所看到的景象。“过云”在陆龟蒙《四明山诗序》中曾有描述:“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民皆家云之南北,每相徙,谓之‘过云’。”在黄宗羲的笔下,对云的描写虽用墨不多,但景物写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由于云气有清有浊,所以能够明显地看出云的层次,雾、霭、淟、浊上下非常分明,而且云渐渐向上蒸腾,充满了整个的山谷。但是云向上升腾的速度十分缓慢,看上去云雾纷纷乱乱,但是并没有飞散开来,好像停在那里一样。在更远的地方,瀑布倒挂在险峻的山峰之巅,由于被云雾遮挡,好像停止了下落。蜿蜒曲折的山路向远处延伸,几乎看不到尽头,山路时隐时现,真像一幅水墨山水画!黄氏三兄弟行走其间,一路之上眼前的景色吸引了他们,不知不觉雾气和露水已经打湿了衣裳,这时才顿觉寒气刺骨。兄弟三人面面相觑,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可见寒气之烈、行路之难!
接着写木冰。“‘木冰’,谓云著树木即凝成冰也。”从“忽尔”开始,作者笔锋一转,在读者面前又展现出另一幅图画,和前景“过云”截然不同。大地无限广阔,万物光彩照人。尤其是“小草”数句描画尽致,不涉雕琢,几个恰切的比喻,把“木冰”之景描述得形像、逼真。小草上凝聚的冰珠像珍珠那样圆;树上长长的枝条上结的冰像白玉一样晶莹、剔透;像玉刻的珑松插在幽深的竹丛里;又象千万条缨络下坠缠绕在藤萝的缝隙之间,真是美丽之极。如果说这前几句是写静景的话, 那么后几句就是写动景了。黄氏三兄弟简直进入了“木冰”的世界, 抬头或低头碰撞了结冰的树木的枝条都会发出琮琮金奏石搏般的声响, 那声音简直象音乐那样美妙、动听。即使是最微小的一叶、一茎都被薄薄的冰所缠绕, 远近一片洁白, 真是个银色的世界。
面对这一切, 作者非常惊讶而且赞叹不已。以前只是从前人书中的描写, 了解到“木冰”的情景, 没想到眼前的景象竟如此奇特。这时住在本地的一位和尚笑着在旁边搭话说:“这哪里够得上奇特呢?”言下之意, 还有比这景象更奇特的呢。这种借僧人作问答的写法, 也是汉制体裁中常见的。接着就以僧人之语道出了山里的奇特景象, 并推其由来。这一部分说理精透, 如读天文、五行等志。由于山里寒冷, 冰霜、积雪不易溶化; 由于此地被群山环抱, 几乎与外世隔绝, 所以外界的风吹不进去; 相反, 由于谷内地势的高低不同: 高的离地面一万八千丈, 低的有许多洞穴或隧道, 温差也大, 因而产生气流的移动, 形成了风。而且风长时间在山谷内回旋也不散去。有时风势平缓, 绝无声响; 有时狂风怒吼, 如虎啸龙吟。而靠山南边闭塞的洞穴周围却聚集了许多冰雹, 堆积了许多的冰。因为这里寒冬的时间长, 冰雪覆盖着山顶, 终年积雪不化, 再加上山高, 从远处望去雪峰好象堕处北斗星的两侧, 那样雄伟、高大。山就成了自然的分界线。由于太阳分割的缘故, 山外虽然干旱少雨, 而山内却感到十分凉爽。况且那些寒气都收敛着不散发, 所以总是那么寒冷而不炎热。当地的百姓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只有冷而没有热。这分明不只是在写地, 也是在写世, 写世道的冷酷。所以这些描写, 不能看作是与“记”无关的笔墨。恰恰相反, 作者正是借着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抒发对社会黑暗的不平之鸣。在描写过程中, 突出了“寒”“阴”两个字, 分段进行描写, 既不显堆砌, 也不显重复, 自然是作者的笔力胜人一筹之处。
作者借僧人之口详细地描写了奇境之后, 推之“有奇境必有奇人”。散文结尾处, 作者直抒胸臆, 发出感慨:“同是一样的严寒、酷暑, 就有不听命于自然的地方; 同样是变更, 就有和占卜吉凶没有关系的; 住在这里的人, 难道就没有登上高高的山峰去挖药、大声地说着话、走在崎岖不平山路上的人吗? 就没有能参与人世间治乱的人吗?”作者的用意十分明显, 这两个反问并不用回答, 实际上已经表达了肯定的意思。第一个反问句是说当地就有敢大声说笑走在崎岖的山路, 登上高高的山峰去挖药的人, 这些人明知登山采药有险, 偏向高处攀登, 这是何等不平凡的人! 第二个反问句是说这里有能参与政治, 并能为人世间治乱而出主意、想办法的人, 他们也绝非一般人所能比并。但是, 客观现实往往容不得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与现实也格格不入, 就这一点而言, 与作者是何等相似。文章最后一语道破,画龙点睛:“余方龃龉世度。”说的是作者和当时的世道以及那些法令制度就格格不入。在《明夷待访录·原臣》中,他批评了封建之法为一家之法,非天下之法,即“非法之法”。并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万民是“主”,君是“客”。在这里作者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所以很想前去拜访并和他们交谈。作者的这种政治观点是和他一贯的政治立场和哲学思想分不开的。在政治上,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是对立的,肯定了百姓应有自利之权,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在哲学思想上,他努力摆脱王学的束缚,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如果说真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如果说真有参与政治并能为人间治乱出谋划策的人,那么,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黄宗羲自己。结尾点到为止,没有拖泥带水之感,文章戛然而止,意蕴悠远,耐人品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