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蕉记》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明·沈周2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3。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4。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之为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5,声与耳又相能相入也。 迨若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6,如僧讽堂7 ,如渔鸣榔8,如珠倾,如马骧9,得而象之10,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11,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1本文选自《石田集》。2沈周(1427-1509):号石田,明代画家。有《石田集》、《客座新闻》。3不忒(te):没有差别。4假:借。5戛(jia)摩:摩击。6迨(dai):至。 “匝匝”以下四句:均象声词。插插,音ze。浪,音lang。 7讽堂:在佛堂诵经。8渔:渔人。榔:渔人敲击以驱鱼的长棒。9骧(xiang):奔驰。10象之:使之形象化。11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胡日之:作者友人。

【析点】 芭蕉夜雨是中国古代文绘画等经常表现的意境。本文题名“听蕉记”,却不写听雨时的心境感受而论述芭蕉 ·雨 ·人三者间辩证关系,作者匠心独运,出人意表。他认为蕉和雨 ·声 ·耳是相辅相成(“相能”)的关系,但美感的产生关键在于听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于其“得而象之”的想像力,这与马克思的“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蕉和雨,作者强调“听者之妙”,友人胡日之恰好“种蕉于庭,以伺雨”,正与作者同为知“音”。胡日之如何知“音”我们不知道,而沈周这位大画家可真是一个知“音”者,他描写雨打芭蕉之声颇费了一番匠心。且看:他先之以四组八对叠字作为象声词,直接状写声音,继之以四个比喻对声音进一步描绘和强化。而且,四组叠字或两两双声,或两两叠韵,乐感极强;四个比喻有人有物,且均为复合的动的形象:或僧在诵经,或渔人击榔,或珍珠倾泻,或骏马奔腾,既形象化了雨声又展现出许多动人的画面。作者是“听者之妙”更加上一个“写者之妙”! 如此三十个字状写雨打芭蕉,在古代散文、诗歌中极为罕见,真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妙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