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王先谦·女慰慈圹铭》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王先谦·女慰慈圹铭

女慰慈, 期有二月而字自庵先生之第三孙【2】,又八月而殇【3】。女生数月能言, 秀外而惠中【4】, 问以家人居室, 历指不爽 【5】。闻予声, 辄欢跃叫呼。予亦逾时不见不乐也。每日斜抱至门外, 对门墙上青草丛生, 葱郁可爱, 女注视笑语。良久, 乃入。病剧, 数月稍间【6】, 至门, 犹视青草作笑态, 而口已不能言。可伤也已。周氏婿少女六月, 予频过其家【7】, 红裾绣褓【8】, 奉手拜跪【9】。旁人皆笑, 予顾之而悲。予妻之孕女也, 时尽室行大江中。或曰:“是生也【10】, 无根, 易折【11】。”信邪【12】?何以解于舟之人?殇以同治甲戌正月十三日。既厝矣【13】,为之铭。

女生置酒兮, 予母欢醉。名女娱祖兮【14】, 慰慈其字。划而逝焉【15】, 来何为? 予凉德兮, 召之【16】。呜乎!



【注释】

【1】 圹 (kuang): 墓穴。铭: 古文的一种体裁——一类是箴铭, 以简洁的文句申述自己的抱负或戒勉自己; 一类是墓志铭, 志以记叙死者生平, 铭以歌颂死者,“圹铭”即墓志铭。

【2】 期 (ji): 一周年为期。有: 通“又”。字: 许嫁。自庵: 周姓,即周自庵。

【3】 殇: 未成人 (二十岁) 而死。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 十五至十二为中殇, 十一至八为下殇, 不满八岁者为无服殇。

【4】 惠: 通“慧”, 聪慧。

【5】 爽: 差。

【6】 间: 疾愈。

【7】频:屡次,连续几次。过:往、去。

【8】裾(ju):衣服的后身下摆。褓:小儿衣被。

【9】奉:两手奉长者之手。

【10】是:这。

【11】折:死,短命而死。

【12】邪:通“耶”。

【13】厝(cuo):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14】名:起名。

【15】划:裂,引申为急剧,很快。

【16】凉德:薄德。召:召致。



【赏析】

骨肉之爱,亲子之情,人皆有之。这爱之深沉,情之缠绵,也是人之天性。王先谦在《女慰慈圹铭》中所抒发的哀殇幼女之情,源于内心,流于笔端,溢于言词。读之,令人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潜然沟通,发生共鸣。“女生”给骨肉亲人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欢”。骨肉亲人欢喜得“置酒”,庆贺女儿的诞生。甚至“予母”欢喜得在贺喜的酒席上都喝“醉”了。这醉,不是愁醉,而是“欢醉”。摆喜酒,庆贺女儿诞生。因为女儿给“予母”带来了欢喜,就给女儿起名“娱祖”,字叫“慰慈”。女儿刚刚诞生,骨肉亲人就这样欢喜异常。“女生数月能言,秀外而惠中”,表明女儿更能娱祖、慰慈。“闻予声,辄欢跃叫呼”句,显出女儿的可爱。“予亦逾时不见不乐也”一语,写出了慰慈在骨肉亲人心目中所占的位置,有她则乐趣横生,无她则失去笑容。当日斜时女儿在父亲怀中“注视”着对门墙上“葱郁可爱”的丛生青草,就与父“笑语”不停。这父女之情爱。也正如“青草丛生,葱郁可爱”,真是:天伦之乐,其乐融融,骨肉亲人正处于其乐融融之际,慰慈突然“病剧”,虽然数月之后,病情稍有好转,还能“视青草作笑态”,可是“口已不能言”,没有了“笑语”,亦不能闻声而“叫呼”。亲人的欢乐随之如雾散云消,空旷的胸怀又随之注满了忧伤。更大的不幸,是同治甲戌正月十三日,慰慈与亲人的死离。这死的离情别绪,使骨肉亲人陷进极其悲伤哀痛之中。失去赖以承欢的小女,“予”的注满胸怀的悲伤与哀痛无法排泄,便发出:“划而逝焉来何为?”这是说,你既然来了,刚刚生活了一年又十个月就急急地死去,那么,你来干什么呢?好像在埋怨女儿不该出世,好象在用“恨”来冲淡对女儿的爱。实际更增强了对女儿的爱。“予”只能自责,怨恨自己薄德,无福享受女儿给自己带来的欢愉。最后以惯用的表达极其伤感、哀痛之词——“鸣乎”作结。“予”满怀着极度的悲伤与哀痛,安置了殇女的棺柩,用饱蘸泪水的笔为殇女写下了这篇“圹铭”,抒发了对女儿真挚而深沉的怀念、哀痛的思想感情。

铭文虽短, 却能抒发缠绵悱恻之情, 读之, 令人顿生骨肉之爱。这是由于作者运用了艺术的表现手法, 因而使文中那种特别浓郁、特别强烈、特别深沉的怀念、哀痛之情得到充分的抒发。作者用墓志铭这种文体, 却没有按照一般的先记叙死者生平业绩、再歌颂死者的写法, 而是把死者的生平分散来写。如“女生置酒兮, 予母欢醉。名女娱祖兮, 慰慈其字”这样的内容, 没有放在文首, 而是放在尾段。其安排之妙, 在于既补出女的名与字, 又便于后两句抒情。假如放在文首, 抒情成分就减弱了。再如“女生数月能言”几句, 没有放在“期有二月”之前, 而是放在“又八月而殇”之后; 殇的年月日亦没放在“又八月而殇”之后, 都是基于行文与抒情的需要而分散来写的。文无定式, 文章的形式是由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决定的, 怎样表现内容有力, 就怎样写。在这篇二百多字的短文里,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是本文又一特点。慰慈的生平是用的叙述, 叙述中饱含着感情。描写法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如“欢跃叫呼”、“笑语”句,小女儿的可爱的音容形态跃然纸上, 使小女儿活泼、率真、逗人喜爱的模样传神阿堵, 历历如绘。写周氏婿“红裾, 绣褓, 奉手拜跪”, 用的是肖像描写, 把襁褓中的小儿的衣着、形态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抒情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方法, 有的是间接抒情, 有的是直抒胸怀。直接抒情都是在前边叙述、描写、议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可伤也已”、“悲”、“呜乎”, 这哀伤之情都有源,“可伤”是源于“口已不能言”。这就是所谓水有源, 情亦有源也。用议论辨明是非。如对“或曰:‘是生也, 无根, 易折。’”的说法, 用“何以解于舟之人?”为据, 驳斥了“是生也, 无根, 易折”的荒谬可笑的说法。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文章显得活泼, 增强了表现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