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①

太史公曰: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 异哉所闻!《书》 曰 “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 《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馀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馀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馀皆坐法陨命亡国(11),耗矣。罔亦少密焉(12),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13),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14)? 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 于是谨其终始,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 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注释】 ①高祖功臣侯年表: 《史记》十表之一。年表,按年编排记述史事或人物事迹的表。本文是该表的序文。汉初定天下,奖励功臣,遍封王侯。萧何以下共封一百四十三人为列侯。年表就以表格形式罗列这些功臣封爵的始末。②立宗庙: 古代开国皇帝和始封的王侯,即位后的一件大事就是建立宗庙,祭祀祖先,故立宗庙的意思就是创建基业。封建帝王将天下视为一家所有,世代相传,故常以宗庙作为王室、国家的代称。社稷:社,指土神; 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要祭祀社稷,后以社稷代表国家。言: 指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决定大事。明其等: 划清他们功劳的等级。伐: 同 “阀”,功绩,战功。③厉: 同 “砺”,磨刀石。④苗裔: 后代子孙。⑤根本: 指中央政权。枝叶: 指皇帝分封同宗旁支亲属或异姓功臣。陵夷: 高山逐渐变成平地,引申为衰颓。⑥协和万国: 语出《尚书·尧典》。原文是“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汉避高祖刘邦讳,改 “邦”为 “国”。⑦幽、厉: 周幽王、周厉王。⑧蕃: 同 “藩”,篱笆。引申为屏障、卫护。⑨息: 增加,繁育。萧、曹、绛、灌:指汉相国萧何、曹参,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他们都是汉初功臣。自倍: 指为自己过去的一倍。⑩骄溢: 骄傲自满,盛气凌人。淫嬖 (bi): 邪恶放荡。(11)太初: 汉武帝年号 (前104—前101)。上推刘邦建汉,正是一百年。见侯五: 现在为侯者五人。见,同 “现”。坐: 因,由于。(12)罔: 同 “网”,法网。(13)镜: 借鉴。(14)统纪: 纲纪。绲 (gun): 绳,引申为标准、准绳。

【译文】 太史公说: 古时候人臣的功劳有五等: 凭德行创建国家基业的叫做勋; 因为出谋划策,决定大事立功的叫做劳; 用武力在攻伐中立功业的叫做功; 使其功劳等级大小显著的叫做阀; 依靠逐日积累功绩的叫做阅。封爵的誓言说: “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一样,泰山消磨得像块磨刀石,封国也永远安宁,延续到子孙后代。” 开始的时候未尝不想巩固国家的根本,而他的枝叶却慢慢地衰败了。

我读了高祖策封为侯的功臣的史料,考察他们当初受封及后来失去爵位的原因,说: 实际情况与传闻大相迥异。《尚书·尧典》 上说: “协调和睦万国。”从尧传到夏朝、商朝,差不多有几千年之久。周朝分封了八百诸侯,直传到幽王、厉王之后,《春秋》里都有记载。《尚书》记载唐尧虞舜策封的侯伯,经历了夏、商、周三代一千多年,不仅能保全自己,还能卫护天子,难道不是由于坚守仁义,尊奉天子的法令吗? 汉朝建立起来,功臣接受封爵的有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所以大城名都户口散亡,剩下能够计算的才有十分之二三。因此大王侯的封邑不超过一万家,小侯只五六百户。后来经过几代,老百姓都回归乡里,人口渐渐繁衍,萧何、曹参、周勃、灌婴一类的列侯,封邑有的达到四万户,小侯也是过去户数的一倍,富裕程度也像这样。于是他们的子孙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忘记了他们的祖先,邪恶放荡。到武帝太初时,一百年之间,当初所封的侯爵现在只剩下五人了,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全完啦。法网稍微严密是个原因,但也由于他们都没有小心谨慎地对待当世的禁令。

处在当今的时代,学习古人的品德,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但古今未必完全相同。从来的帝王,各自有不同的礼法和措施,关键在于把成就功业作为纲领,岂能够要求他们完全一样呢?考察功臣得到尊重宠幸及遭到废弃屈辱的原因,也是当世政治得失的经验所在,何必要依靠过去的传闻呢? 于是我谨慎地考察他们的经历始末,用表列出文字说明,也还有不能详细表明本末曲直的地方; 弄清了的就加以说明,疑而不能决的地方就把它空起来,后世有君子想推求并排列他们的事迹,可以参阅这个表。

【鉴赏】 《高祖功臣侯年表》是司马迁谱列的刘邦分封的一百四十三名开国功臣及其继任者的情况,司马迁不仅列了他们的名单,还列了他们各自在灭秦、灭项以及在稳定汉初政治局面中所立的功劳。弥补了 “本纪”、“世家”、“列传”纪事之不足。因为刘邦封侯的这些功臣,被单独写入“世家”、“列传” 的不过二十来人,还有一些出现在别人的传中,所以大部分人的事迹本末以列表的形式出现,就可以使历史既简单又明了。

这篇文章,两段叙事,一段评论。第一段叙述历代功臣封赏的制度; 第二段叙述汉高祖封侯功臣的世代兴亡原委; 第三段是作者的评述,并说明作此年表的原因。

汉高祖所封的功臣经历了一百零二年的历史变动,他们的封邑封号,最短的在高祖时代就被取消,随后在文、景时代又取消了一些,接着在汉武帝的三十六年间被大批取消,以至于最后只剩下了五个。对百年之间功臣列侯世系的急遽变化,司马迁感触良多。因而在这篇表前的序文中,司马迁不仅详细地分析了个中原因,而且常常一转折,一唱叹,一总结,嗟叹再三,意深情长。

司马迁一方面批评诸侯们骄奢淫逸,目无法纪,自取灭亡; 另一方面也指责了最高统治者鸟尽弓藏,卸磨杀驴,法网过密,为消灭诸侯而强加罪名。看起来似乎是各打五十大板,实际上司马迁主要指责最高统治者。这些诸侯世系断绝的原因各种各样: 以 “无子”被取消封邑的十九个; 以 “谋反” 被灭的二十个; 以 “酎金” 问题被取消的二十一个; 另以其他罪名被取消的七十多个。这是几代最高统治者相继采纳贾谊、晁错、主父偃的建议,为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割据所采取的步骤。

司马迁对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削弱诸侯割据的政策是非常拥护的,这从他对晁错等改革者的同情和赞扬,以及对分裂者的批判中得到证明。只不过他对自刘邦开始至汉武帝时代那种指使告状,罗织罪名的阴暗手段极端反感罢了。

该序只有三百七十五字,叙事的层次多,简练具体; 议论切中肯綮; 而叙事和议论,又多出以抒情,唱叹之笔多。在写作上,该序含蓄蕴藉,言约意丰。有的地方的写法类似于“春秋笔法”,言有尽而意无穷。清林云铭评此文 “引古相形,轩轾绝殊,无限感慨” (《古文析义》),浦起龙评为 “古今参会,笔有遥情,字含感慨” (《古文眉诠》),都是从跌宕风神方面来领略该序的妙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