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桥畔醉红树》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明·高濂

西泠在湖之西,桥侧为唐一庵公墓,中有枫桕数株2,秋来霜红雾紫,点缀成林,影醉夕阳,鲜艳夺目。时携小艇,扶尊登桥吟赏3,或得一二新句,出携囊红叶笺书之4,临风掷水,泛泛随流,不知飘泊何所,幽情耿耿撩人5。更于月夜相对,露湿红新;朝烟凝望,明霞艳日,岂直胜于二月花也6! 西风起处,一叶飞向尊前,意似秋色怜人,令我腾欢豪举,兴薄云霄7,翩翩然神爽哉8! 何红叶之得我耶9!

1西泠桥:杭州市西湖一景。2桕(jiu):乌桕树,高二丈余。3尊:同“樽’,酒杯,此处指酒。4红叶笺:指题诗用的纸。此处活用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中红叶题诗典故,宫中人题诗于红叶上,红叶随御沟水而流出宫外,被一书生拾得,终于成就了姻缘。5耿耿:不能忘怀。6“岂直”句:晚唐诗人杜牧《山行》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句。7薄:近。8翩翩:轻爽的样子。9得我:使我得,意为使我愉悦。

【析点】 这是一篇凝炼精致的游记,是浓郁的感情和醇厚的诗意的结晶。其醉人之处不仅是作者笔下贮满诗情的红树,更是作者身心融会其中如醉如痴的那份情感。

文章开头即简洁地交待了西泠桥畔红树的地理位置,之后引领读者循其游踪,领略了红树美之种种。但作者并没有囿于游赏过程的直接观察所得,而是凭叶寄兴,驱遣文思,展开想像和联想,融入红叶题诗那优美动人的爱情传说,赋予红叶以人类的思想情感,有效地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容量,使之向着历史、社会乃至读者审美心理的深处延伸,不仅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之美的不尽底蕴,而且使大自然本身也作为对生活、生命富有启示意义的对象而激发着人们的情感。其间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作者的风流儒雅,善于捕捉美之真谛的艺术气质,红叶似情人知己,如高士挚友,善解人意、惹人怜爱的绚丽光彩和蓬郁的活力,无不深深打动读者,使之也随着作者的游踪笔迹一同心醉而神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