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范仲淹词《渔家傲》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据《疆村从书》本《范文正公诗余》,下同)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的词作不多,而境界开阔意蕴深沉,对后人的词作不无影响。
康定元年(1040)八月,范仲淹调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守边四年,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民谣云:“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北局势因此稳定。这首《渔家傲》作于此时。据魏泰写的《东轩笔录》(卷十一)的记载:“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现只传此一首。
词上片写景。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概述全貌。“异”字领起全篇写景文字,以见塞下之秋不同于内地之秋。“衡阳雁去无留意”,先从大雁着笔来渲染烘托塞下之秋。“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相传北雁南飞,至衡阳回雁峰不再南飞。大雁自春至秋,居塞北多时,回归时竟“无留意”,可见“塞下秋来”之苦寒荒僻。雁犹如此,人何以堪?雁归人不归,情又何堪? 以下实写塞下寒秋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写词人所闻。“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异乡异景与军中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则于悲壮苍凉之外平添战地之紧张。“四面”突出边声之无所不在。“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两句,写词人所见,从视觉角度描写边塞风光。这两句正是王之涣“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诗意,而蕴意较之更丰富。“孤城”衬以如屏千山、一抹长烟、夕阳落日,渲染出边塞之辽阔苍凉。一个“闭”字,贴切有力,表现了边关特有的冷落、肃穆和紧张。上片从雁去衡阳到边声四起到落日孤城,层层渲染秋塞之景,也处处寄寓着边塞将士不胜久戍的黯淡思乡之情。蓄势既足,下片自然过渡到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孤独荒僻中,格外思念家乡与亲人。乡愁既起,只好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浇“万里”乡愁?“一杯”与“万里”相对为文,强烈对比,造语雄浑有力。“燕然未勒归无计”点明欲归无计之由。“燕然”,山名。东汉窦宪打退匈奴侵扰以后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班师回归。这一句含蓄地写出了守边将士们的责任感。虽然想念亲人、家乡,但身为边防将士又深知守土有责。职责并未因“归无计”而懈怠,情感也未因此而淡薄。“羌管悠悠霜满地”三句就集中描述了这种矛盾交织的景与情。对景思乡,借酒浇愁,时间由傍晚转移到夜间。羌笛悠扬呜咽,满地银白浓霜,此情此景,逼出下面两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指词人,亦指包括将军、征夫在内的所有守边将士,他们的情感完全一致。这也正是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中意境:“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二者虽有异代之隔,然心境略同。
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有情;下片主要抒情,情中又有景。上片层层深入绘出边塞苦寒荒僻,给下片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下片突出情感与职责的矛盾。多数文字写久戍与思乡之苦,只用“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轻轻点出将士守疆卫国的责任心。但秤砣虽小压千斤,这一句揭示了这对矛盾的主导方面,提高了词的思想境界。词人的忧乐与战士的忧乐在词中融为一体,反映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这首《渔家傲》,在文学上占有独特的位置。边塞风情,曾经是唐诗的重要题材之一,词则因专主罗绮香泽,与雄武壮阔无缘。北宋初年,词风沿袭晚唐、五代余绪,依然绸缪宛转。而此词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首创边塞词,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开阔的意境引入词的领域,显示了北宋词风变化的端倪,对此后的苏轼及南宋爱国抗战词都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