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散文·历史散文·战国策·《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於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於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於赵?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於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於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本文记叙了赵国左师触龙运用巧妙的方法说服赵太后,为挽救国家危难而让少子长安君“质于齐”的经过,说明了封建统治者应该为子女“计深远”,并“令有功於国”,以期能“自托”的道理。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赵太后新用事——老妇必唾其面”),交代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赵国面临“秦急攻”的严重局势,向齐国求援,而齐国提出“必以长安君为质”。赵太后出于宠爱幼子,坚决不肯答应,并拒绝朝中大臣的进谏,一时形成了僵局。太后当众宣布“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充分表现了她的固执任性、蛮横专断,而又缺乏政治远见。大臣的“强谏”与太后的坚拒形成了尖锐矛盾,这个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触龙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谏,显然是极端重要而又极其困难的。

第二部分(“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齐兵乃出”),记叙触龙说服赵太后的经过,这是全文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触龙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动之以情,喻之以义,终于说服太后。

首先用“缓冲法”。触龙见到“盛气而胥之”的赵太后,根本不提“令长安君为质”的大事,而是先从叙谈生活琐事入手,自诉“病苦”之情,再问候太后的饮食起居,表示关心,从而使太后“色稍解”。在叙寒温、谈家常之中缓和了紧张气氛,开始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用“引诱法”。气氛虽有所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触龙仍不直接提长安君的问题,却提出要为自己的少子舒祺谋个黑衣卫士职位的事,这就使太后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触龙此行只是为其子求情而来,从而解除心中的戒备。触龙还说出“愿未及沟壑而托之”的哀婉之词,在“爱子”上引起了太后感情上的共鸣。触龙正是以自己的爱子之心为诱饵,巧妙地引出太后爱子之情,从而过渡到长安君的问题上来。

再次用“旁击法”。话题虽然已转到少子(长安君)身上,但还不宜贸然接触到长安君当“人质”的问题,因此触龙又转弯抹角地把太后的爱女儿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这里采用了旁敲侧击、避实就虚的方法,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这样,就在不肯让长安君去齐作人质的问题上摧垮了太后的抗拒情绪。

最后用“直入法”。当太后接受了爱子必须为之计深远的道理以后,触龙紧紧逼进,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分析赵国及其他诸侯国侯位绝嗣的原因,就在于其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接着,单刀直入地指出,眼前太后只知一味溺爱长安君,“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这种作法是错误的。同时也指出,如不让长安君为国立功,则将难以“自托于赵”;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必将重蹈前代“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的覆辙,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触龙这番剖析,把爱子之心与关心国家命运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切中利害,不能不使太后心悦诚服,终于同意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至此,触龙说赵太后大功告成。

第二层,写触龙说服赵太后所收的效果,齐国出兵,解救赵国的危难。

第三部分(“子义闻之——而况人臣乎”),以赵国贤士子义的评论作结,着重点明“无功不受禄”的道理,进一步为突出主题服务。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以下两点特别值得借鉴。

第一,描写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突出,尤其是善于刻画心理变化。写触龙,从“趋”,“至而自谢”,“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表现他的以柔克刚,以情动人。写人物语言,多用问句,温和亲切,娓娓动人,可谓“义正而词婉”。如“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其继有在者乎?”“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等,表现他循循善诱以义喻人的特点。

写赵太后,突出她的爱子之心。如“老妇必唾其面”,“盛气而胥之”,寥寥数语,蛮横固执之态如在眼前;“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妇人异甚”两句,宠爱长安君的微妙心理跃然纸上;“色少解”,“笑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既反映出太后的神态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也表现她性格上有深明大义的一面。

第二,细密的风格。浦起龙在《古文眉诠》中详论本文时指出:“摹神微密之文,必细分节次,愈见关目步骤之工。意越冷,越投机;语越宽,越醒听。由其意冷无非苦心,宽语悉是苦口也。”具体地讲,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章结构安排做到层次分明。从总体来看,有三大部分:开始,交代劝谏前的背景;中间,详述劝谏的过程;结尾,表明劝说成功的效果。叙事有头有尾,结构完整。从局部来看,触龙在劝谏过程中采用“迂回战术”,也有明晰的四个步骤,但步步都围绕“长安君为质”这一中心议题阐明爱子必须为之“计深远”,不能使其无功而受禄,而要令其“有功於国”的主题思想。层层深入剖析,说理严密,说服力强。

二是在选材、用语方面做到精细而周密。选材虽广,有的内容看似冷僻,但同样能为主题服务,亦属作者精选。描写人物,有时外表冷淡而其内心炽热。用语虽宽,但同样动听,也能体现丰富的感情色彩,打动人心,富有感染力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