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宋·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王安石

望夷宫中鹿为马, 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 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 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 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 花间相见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 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 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 天下纷纷经几秦?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世之后,历代诗人多有以陶渊明之作为依据,写出各自理想的桃花源。

陶渊明晚年,根据当时家乡江州一带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的事实,结合前人有关材料,加以想象,虚构了一个淳朴的乌托邦,那里的人民过着自由自在、怡然自乐,人人劳动,没有封建剥削的生活。“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寄托着乱世人民的社会理想,与当时浇薄险恶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有批判现实的意味。唐人所写的桃源诗,往往写成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仙境。王维的《桃源行》把桃源写成仙境,说那里的人因为成仙而不返。刘禹锡《游桃源诗一百韵》也是把桃源写成仙源,描写了他想象中的仙家乐趣。这些都有悖于陶渊明桃源诗的意旨,有所曲解。王安石这首《桃源行》能够体现陶诗的真意,并有所发挥,这与作为政治家王安石深刻的政治见解有着密切的关系。

《桃源行》这首诗分四层意思,按诗句顺序每四句为一层。第一层是说桃花源的先人们所以避入桃花源,是因为忍受不了嬴秦的残酷压迫剥削,他们开辟的桃花源并非什么仙境,如同秦末的“商山四皓”隐居商山避乱一样,以避世而幸存。第二层意思是说这里的人民自耕自食生息蕃衍,无君无臣,不受王政的统治,没有剥削压迫,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第三层意思写桃源中人因与世人久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以此表明了这里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第四层感叹世乱迭起不断。西晋灭亡后,前赵刘曜、前秦苻坚、后秦姚苌,及夏赫连勃勃等都建都长安,朝代虽然不断更换,但每个王朝都同秦一样,残酷压榨鱼肉百姓,虞舜时的太平时代一去不可复得了,战乱频仍,嬴秦之政不断,人民一直处在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

王安石的这首诗比陶诗有所发挥的地方,就是具体、深刻地指出秦之苛政是桃源先人们避世的原因。陶诗虽然也说到了避世的原因,“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但不如王诗鲜明、深刻、有力。王诗突出了桃源中人来此避秦时乱,是带有反抗黑暗统治的意思,不只是消极的逃避,而是要寻找一个没王政统治的理想世界,这是对封建王权的否定。因此,王诗鲜明地指出,这里的平等社会特点便是“虽有父子无君臣”,没有王权和暴政,才是桃源中人能够过和平宁静、自种自食的幸福生活的前提。诗人的这种理想看似脱离尘世,其实正是他理想中的尘世,虽然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却寄托了人们的精神理想,比那些把桃源人写成仙人的诗作高出不知几许。

王安石作为积极主张变法的政治家,既深刻了解人民的苦难,又深刻研究了封建统治在政治上的诸多弊端。他在《河北民》、《兼并》、《收盐》、《感事》、《省兵》等诗篇中,一再描写了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以支付庞大军费和输送敌国媾和,以致无论灾年丰年、南方北方,人民均陷入流离转徙和无食的境地,表现了他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安危的忧愤,成为他立志改革弊政的思想基础。因此,他对陶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在诗中的精神寄托,比一般诗人理解的更透彻,在对王权的否定上,比陶诗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最后四句更寄托了诗人的深沉慨叹,嬴秦的暴政并非一去不返,军阀争夺迭起不断,既是对历史的概说,也是对现实的针砭;他把桃花源写得越美、越理想,则愈表达出对现实社会丑恶的不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