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奔星
万里乘风去复来, 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日本和旧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因争夺中国的东北,于1904年发生战争,清朝竟然表示中立。有志之士无不扼腕痛心。秋瑾是清末唯一的女革命家,于1904年春去日本,1905年春回国,同年夏又赴日本。此诗便是这次去日本的黄海轮船上作的,诗的第一句便是写她往来日本的过程。第二句则是写她单身东渡、并非为了旅游,而是抱着震撼天地的革命理想的。春雷,用以象征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一个“挟”字,既饶形象,又有气魄。三四两句,写她在黄海舟中见到中国东北日俄战争后的地图,由于俄国失败,竟把大连和旅顺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祖国的地图就变了颜色,便愤忿地说:怎能忍心看见美好江山沦陷于万劫不复的苦难中呢?劫灰,比喻苦难。五六两句又将爱国情怀从静态递进到动态。她虽在舟中借酒浇愁,也难销除忧国忧民的眼泪,她认为只有行动起来,组织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才能挽救危险的局势。这样,便顺理成章地把诗情推向高峰:“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个画龙点睛的结尾,表现了秋瑾力挽乾坤的宏伟抱负。全诗用递进手法,一层深一层地显示出爱国主义的伟大主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