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屈大均·摄山秋夕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
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
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②
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③
【注释】 ①摄山:在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北。据传其山多生药草,可以摄生而得名。又以山形方正,四面重岭似繖,故又名繖山。山上风景绝美,南唐隐士栖霞修道于此,寺名栖霞寺,故又以寺名山,叫栖霞山。南明永历十二年 (1658),屈大均曾游江浙,图谋恢复明王朝。这首诗大约作于此时。②松门: 松木做成的门。③天鸡: 《述异记》上说,东南有桃都山,上面有大树名桃都,树上有天鸡。太阳出照此木,天鸡便鸣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随之鸣叫。
【鉴赏】 这首诗躁动着一股恍惚难安的情绪。时令是深秋,金风衰飒,林壑萧萧,经秋的树木在晚风中摇曳,衰败的黄叶纷纷飘坠。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季节里,在这种惶惑不宁的环境中,无知的小鸟也惊惧不定,频频发出恐慌的喧鸣,听来使人悚惧,令人心惊。在这里,树叶飘坠之形,宿鸟惊飞之状,是用视觉去感知; 风吹落叶的簌簌声,惊鸟飞鸣的悚惧声,则是用听觉去感知; 然而这特定的自然环境又何尝没有叠映上诗人思想情绪的痕迹呢?何尝没有诗人心灵的感知呢?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诗人正是借落叶、风声、鸟鸣的渲染,曲折地透露出忧国忧民,心神不定的情绪,隐隐约约地呈现出社会动荡不安的掠影。鸟因秋叶飘落而惊,人因国家危亡而惊,故既是鸟惊,更是人惊。诗人寄情于景,借景言情,摄入诗中的景,成了被意象化的景,被诗化了的景。
诗人夜卧山村,辗转反侧。朦胧中,秋风吹拂,落叶坠地,听起来似觉风声不停,雨滴不断,风雨相加,“疑”正是似睡非睡,迷蒙恍惚所特有的精神状态下的感觉,或者说是幻觉。月色空濛、迷茫,如薄薄的纱,如轻柔的梦,那么奇幻,那么神秘。月光如水,照入溪潭; 夜空浩渺,倒映潭中。月朦胧,水清虚。苍天、溪潭、青松经月色的朗照,完成了混融的、飘渺的、空幻的多维视觉,构成了特殊的审美意象。诗人调动色彩、光线,对所描绘的景物作了多角度的透视,并把自己的灵魂流布到所捕捉的意象中。凄清的色调,飘忽的光影,给人以冷凉感、虚空感,在空寂虚渺的心理状态中 “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天快亮了,一夜的不能安眠,原来是怀想着天下大事,忧思着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挂念着八方奔走、奋勇抗清的仁人志士。这最后一笔,让我们把握住了诗中流露的迷茫、凄惶情绪。诗人站在历史发展的断层上,有他的忧思,有他的痛感,因而即使在描绘山水自然时,也没有离开那个令人心酸的社会。诗中时隐时现地投放了社会的光影,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诗人写摄山一夜,环境的变换中,有时间的流动——从薄暮到深夜,再到拂晓; 有情感的变化——从心境的烦乱到迷蒙凄惶,再到冷静地思索。诗歌运笔如行云流水,婉转自如,活泼疏朗,可谓“天机自流”。
文章作者:毛远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