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均地
元老忧时鬓己霜, 吾衰亦感发苍苍。
余生岂惜投豺虎, 群策当思制犬羊。
人事如棋浑不定, 君恩每饭总难忘。
公身幸保千钧重, 宝剑还期赐尚方。
林则徐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7月,黄河在祥符(今开封)决口,在被遣戍(充军)往新疆伊犁途中的诗人奉命协助王鼎办理河工。次年3月(即壬寅二月)河工告成,王鼎竭力保荐诗人,希望他得以免于遣戍。由于投降派从中阻挠,未能成功,王鼎相送于黄河岸上,洒泪而别。诗人十分感激,赠诗两首致谢。这是其中之一。王鼎(1770——1840),陕西蒲城人。1825年(道光五年),任军机大臣后任协办大学士,1838年(道光十八年)又任东阁大学士,所以诗题中称他为“蒲城相国”。
首联,开门见山,双起,上句说王鼎,下句说自己。出于尊敬,不书其姓名。又,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中说,“宰相呼为元老,或曰堂老”,故以“元老”称代之。王鼎这时已七十余岁,“鬓已霜”当是写实。其前特置“忧时”两字,意谓王鼎的衰老并非自然的生理规律,而是操心时事所致。这两字当中,存在着诗人对王鼎不少的敬意。诗人这时尚不到六十岁,也“发苍苍”了,亦应是“忧时”所致,只说“吾衰”,既是为了避免犯复,也是谦逊的表现。“苍苍”,斑白的样子。
颔联,单承,抛开王鼎,只谈自己,上句说对“遣戍”的态度,下句表述对朝廷的愿望。“余生”,剩余的人生,晚年。“投豺虎”,投往豺虎出没的边远地区,指被遣戍到新疆伊犁。“岂惜”,意谓不爱惜,是他对“投豺虎”的态度。这上句的意思是说:遣戍伊犁,没有什么关系,我不会爱惜自己的晚年。诗人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句的意思是说:朝廷大臣们集体策划时,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制服英国侵略者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群”,不包括身在江湖的官吏,更不包括普通的老百姓。以“犬羊”称代英国侵略者,含蔑视之意。颈联,紧承颔联,仍是只谈自己,上句说对时局的担心,下句表对君主的忠爱。“人事如棋”是比喻,“不定”是界定“如棋”的相似点。“浑”,全。这上句意谓朝廷在抗英问题上反复无常,使得时局变化不定,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无限忧虑。惟其如此,所以诗人在上一联中要特别强调“制犬羊”。这上句,有指责朝廷在抗英问题上决策失误之意,作为一个遣戍之臣,恐怕他不能不有所顾虑,所以赴忙赓上这下句“君恩每饭总难忘”的表态,以免招祸。当然,这下句并非纯为保险而写的门面语,也是他的真心话。
尾联,转到王鼎,回抱起句。上句请王鼎珍保健康,下句希望王鼎能进一步被重用。“公”,指王鼎。“幸保千钧重”,意谓请保护担当着重大责任的身体,您的健康,便是大家的幸福。“千钧”,极言其重。古时三十斤为一钧。下句意谓还希望皇帝赐给您尚方宝剑。这是对王鼎的祝颂,也是诗人的期望。大概诗人认为,王鼎若能执掌朝政,则“人事如棋浑不定”之局可以结束,“制犬羊”之策可以决定,正气可得申张,奸佞可得惩处。“尚方”,本为秦、汉时主造皇室所用刀剑等兵器及玩好器物的官署名,后常称皇帝御用的剑为“尚方剑”。刘基的《赠周宗道》诗:“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脏。”
这首诗虽然是为宽慰王鼎而写,属于应酬之作,但没有歌功颂德之语,没有虚浮客套之言,情真意实,字字全从肺腑中出,又毫不做作,毫不卖弄,而且主要表现的是自己不计个人安危祸福,关心时局变化的深刻的爱国思想,因此大不同于一般的应酬之作,而能句句动人。诗中“君恩每饭总难忘”的忠君思想,无可否认,是封建的观念,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君主是国家的代表,因而他的忠君思想是与爱国思想密不可分的,所以不能简单地横加批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