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义江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用乐府旧题《从军行》写的七绝,《全唐诗》共收录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诗写唐军与西部少数民族来犯者之间的一场战斗,唐军锐不可挡,大获全胜。
绝句仅有四句,要描写一场与敌军的激战并取得胜利,颇不容易。我们且看王昌龄这位七绝圣手是如何剪裁素材、安排句法的。首句说“大漠风尘日色昏”,似、乎只作景物描写,并未开门见山,直接写到战争。短诗记事是应该惜字吝句的,如何反如此从容不迫?其实,它已写到战争,只是虚处落笔而已。西北茫茫大漠之中,狂风卷沙,黄尘漫天,日色为之而昏暗。直接的是写了战争的地理环境,环境的艰苦,衬托了作战将士的英勇顽强。同时,它又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令人联想起战尘蔽日,杀气作云,昏天黑地的场景。这种暗示,妙在似有似无之间,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第二句正面写到了出击:“红旗半卷出辕门”。部队出军营之门而赴敌。“红旗半卷”是说出兵行动神速,主帅一声令下,连军旗都还来不及展开便上路了。能抓住细节,叙述就生动而不平板。
诗的后两句怎么写呢?平庸的诗人也许会再写这支部队如何在战场上与敌军遭遇、作战,可是那是肯定不能讨好的。因为所剩只有两句,篇幅已不允许你充分地展开来描写。王昌龄可不担心这一点,他成竹在胸,只把笔一转,完全撇开了“出辕门”的将士,而用“话分两头”的办法去说别的:“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洮河,源出青海,流经甘肃岷县、临洮县,流入黄河。吐谷浑,读作“突浴浑”,西部鲜卑族慕容氏后裔,唐初数为西部边患,此处借指侵边敌军的首领。昨晚,先锋部队在洮河北与敌军连宵作战,此时传来捷报:已活捉了敌酋。这样来表现唐军的英勇无敌,何等气势!构思之巧妙,全在虚处落笔。这不禁使我联想起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一场惊天动地的激战,也只寥寥数句从容叙完,用的同是避实就虚、留想象余地给读者的办法,在这一点上,与王昌龄诗可谓同一机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