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锡九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年。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
这首《古从军行》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唐军与吐蕃长期对峙于青海地区,死伤甚众。诗的主旨是讽刺玄宗的开边政策。《从军行》是乐府旧题。此诗运用这一题目,以古喻今,借汉讽唐,所以题中加一“古”字。
诗从描写从军的士兵紧张而无聊,寂寞而空虚的戍守生活写起。一、二两句就白天而言。白天,战士登上山头瞭望四周有无烽火之警。一个“望”字,表现出士兵观察仔细,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傍晚,他们牵着军马到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因河水分流绕于城下,故名。)边饮水。两句一以“白日”,一以“黄昏”表时间;又一以“望烽火”,一以“饮马”点士兵的活动,将其整个一天里紧张忙碌的从军生活,作了高度的概括。三、四句则写夜晚。刁斗,军中器具。白天用来煮饭,夜晚敲击以作打更的工具。公主琵琶,用汉代公主远嫁乌孙国,道路遥远,途中弹奏琵琶抒发哀怨之情的故实。诗意谓边塞上的夜晚,风沙弥漫,士兵敲击刁斗打更;又有人弹奏起当年乌孙公主远适异域的琵琶,它们凄凉的音响,令人悲愁惨怛。这两句既写了士兵夜晚的戍守生活,又写了边塞上的荒寒气候,还借军中的器具和塞外音乐的特殊声调,从中表现了士兵的生活现状和哀怨的思想感情。“幽怨多”,是形容琵琶的曲调,更是借以传达戍守士兵的情绪。这样,四句以叙述之笔描写了士兵白天和夜晚的戍守生活,并且即事含情,表达了士兵悲凉哀怨的心境。
接着的四句,与前四句重点描写士兵的戍守生活不同,转而刻画边塞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西北边疆上,当时到处是黯淡凄凉的云雾,看不到任何城郭;雨雪纷纷,弥漫着整个大漠。这是一幅典型的边塞画面。“万里”、“连大漠”云云,极言其辽阔。在这种环境里,戍守边塞的士兵,过的是难以煎熬的艰苦生活,其哀怨也是可想而知的。照理说,诗的下面应当顺笔写这一内容了。但是,诗人却别出匠心,写了胡天胡地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受不了故土的恶劣天气而“哀鸣”、“落泪”。既然他们尚且如此,那么,远离家乡,戍守塞外的士兵的艰难生活和痛苦心情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出来的。这种反衬写法,比起正面写戍守士兵的哀怨,来得更强烈,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最后四句,承上文暗转,跳跃性较大。边塞如此荒寒,戍守生活又这样寂寞凄凉,谁不想赶快回到故乡去呢?但是,这个完全合情合理的愿望却没法实现。“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听说玉门关还紧紧地关闭着,战士们无法回乡,看来只有跟着将领在疆场上拼命打仗,一直到死为止。上句用《史记·大宛列传》的典故: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失利,请求罢兵。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轻车,本是古代的一种轻便战车,此指汉武帝时的轻车将军李蔡。两句谴责统治者不管士兵的生死和痛苦,一意孤行,不肯休兵。这样,战士们当然要长期戍守边疆,乃至抛尸异域了。而这种惨重的代价,换来的只是一个极端不足道的结果。“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边塞上年年征战,无数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什么呢?换来的是异域的物产葡萄移种于汉家的苑囿。这值得吗?当然一点也不值得,所以说“空见”。用这种反差极大的两个方面作重笔对比,揭露出当国者穷兵黩武,草芥人命的行径,同时也是对士兵的深刻同情。这也是此诗的主题所在。
综观全诗,它是通过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地叙写边塞的荒寒和戍守士兵的悲惨境遇,最后自然而然地点出诗的主旨。这样的写法,不仅使诗的旨意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而且表达得也极为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发人警省。叙写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很强,又有着浓烈的抒情性,是此诗的又一个特色。诗显得雄奇悲壮,但充满了作者郁勃的情思,体现了李颀诗歌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诗中适当运用了复沓和叠词的修辞手法,多用对句,显然保留了若干“初唐体”七言歌行的艺术质素,但不再象初唐七古那样婉委曲折,摇曳生姿,而蜕变成为盛唐诗歌淋漓酣畅,纵横跌宕的特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