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注释】 ①龙城:一作 “卢城”,指卢龙,即汉郡右北平治。飞将:汉右北平太守李广善战,匈奴称其为 “汉之飞将军”,不敢来犯。阴山: 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境内,与兴安岭连接,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屏障。
【鉴赏】 这是一首反思战争的诗。在王昌龄生活的盛唐时期,战事频繁、烽火不断,诗人有感于心,挥动如椽之笔,写下这首千古名作。开端两句,画出一幅自秦汉到唐朝几百年间无数征人远赴边塞、有家不还的悲凉历史长卷。此画卷真不知包含多少愁苦情事,令人掩卷沉思。秦月、汉关,用语独特精警。中天明月下的边关之景,已能在读者心中引起特定感受; 而当诗人呼为秦月、汉关时,便将眼前景物与心中无限感慨融为一体,并把读者带到一个更为深沉广远的境界。月亮与边关从秦汉以来,一直默默注视着这里的拼杀、血泪、悲叹、相思,注视那源源不断的征战人流,它们是古代征人苦难的见证。诗人不直言古月、古边关,而以 “秦”、“汉”代之,正是以具体、真切的感受避免了抽象空洞的字眼。诗人虽言秦汉至唐的战争,却绝妙地概括了比秦汉至唐更渺远的战争史,抒发着人类自有战争以来陷于其间而难于自拔的共同感受。战争不绝的状况谁使为之?爱好和平的人们该如何对待之?作者未作直接回答,却转而提起一位人物——李广,一个地方——阴山,使主题更加深邃。汉代将军李广曾为龙城太守,匈奴称为 “汉之飞将军”,不敢来犯。在此诗中,李广已成为正义、强大的力量的象征。诗人深信,只要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及骁勇善战的良将,足以使任何欲犯之敌不敢轻举妄动。阴山,在今内蒙境内,是古代中国北方的边界。作者的愿望是保卫阴山 (而不是越过阴山去开边),这是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战争观。杜甫《前出塞》诗云: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龙标与杜诗同意,不过出以慓悍之李广和耸立之阴山的鲜明形象,更为含蓄蕴藉。诗人在结尾本是感叹“不见”龙城飞将在、“空教”胡马度阴山的现实,但若真如此写,便意味转浅,全不是盛唐气象了。作者以 “但使” 的转折和 “不教”的坚定语气,把炽热的爱国激情、明智的战争观和伟大的使命感抒发得淋漓尽致,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和发端之高远境界遥相呼应,呼唤着一个全无“万里长征人未还”之景象的光明世界。《出塞》是乐府《横吹曲辞》旧题。王昌龄以旧题写新篇,将他对战争的思索和对现实的批评熔铸在只有四句的一首小诗中,情景交融、博大精深,具有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明人李攀龙曾赞美此诗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还是很有眼光的。
文章作者:黎烈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