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周邦彦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周邦彦是个“集大成”的词家。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说:“清真,集大成者也。”这首《浣溪沙》感慨羁旅行役、时光流逝而无所成就,词中运用了诸多意象,通过这些含有特殊内涵的景物,淡淡地流露出词人的感伤。

词的上片“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深远的背景,万里晴空碧蓝,词人看来只觉一片“伤心碧”,遮盖着客里高楼,接天的芳草更使词人的思绪缥缈迷茫,“莫上”高楼,是一种“欲说还休”的凄凉,透露出词人深沉的哀伤,词人的失意落魄也在不言中表现出来。下片“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可说是细节描写。屋前的竹笋生长成竹,飘落的鲜花成为燕子筑巢的泥巴,流光飞逝,不可挽住,徒看着花开花落,新笋成竹,自己却一无所成,心似浮云,怎么能忍心听那林中传来的杜鹃啼叫声!于此,词人含蓄委婉地表现了心的苍老及情的凄凉,言尽而味永。

这首小令选取登楼、芳草、天涯、翠竹、落花、燕泥、杜鹃,以及冷色调的碧色,呈现出一种清丽的美,一种冷艳。这些意象在前人的诗文中常用而积淀出某些特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登高望远”常是才士心有郁结、乡愁难消而试图排遣的行为,惟不能归,所以望远;“芳草”与“天涯”常象征着愁的漫远边际,而“落花”、“燕泥”,常透出时光的流逝。“杜鹃”则是思乡念旧的代称,它那凄楚的“不如归去”的叫声,牵动多少人的乡思旧愁,翠竹和碧色,冷色调给人的感觉能不凄然!周邦彦沿袭这些意象,使他的词“缜密典丽”,富有书卷气;同时也因为多用前人语,甚至“借字用意,言言皆有来历”(刘肃《片玉集序》),使他的词难脱窠臼,缺乏了独创性,个性不明显,象登高望远,是文人雅士共有的动作语言。大凡登高,有愁者添愁而无愁者生愁,《浣溪沙》中词人客里思归之情虽隐隐而见,却难见周邦彦带有个性的感情,难免有故作呻吟之嫌。这是因为在内容上少了创造性。

王国维说得好:“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物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人间词话》)这是很中肯的。《浣溪沙》一词也可谓深远,“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描摹物态也确实“富艳精工”,惜自出心裁之处少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