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后庭宴·千里故乡》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无名氏

《后庭宴·千里故乡》

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眼重眉褪不胜春,菱花知我销香玉。双双燕子归来,应解笑人幽独。断歌零舞,遗恨清江曲。万树低迷,一庭红扑簌。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修西京洛阳大内时,在地下掘得一石碑,上面有隶书《后庭宴》词。此词未记年月及作者,但估计是五代时某位闺瑗之作,在南宋时以墨本流传。宋人陈岩肖在《庚溪话》里有关于此词来历的简略记述。

词的起笔便表现了一种失落感和抒情主体对往昔的苦苦眷恋。“千里故乡”,自离开后,山川迢递难以重返;“十年华屋”,那一段豪华的生活已成为过去。故乡的幸福生活,可能是作者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所以它们虽已逝去却令她情牵梦绕。“乱魂”,这个意象颇为新奇,表示抒情主体的精神迷茫不安。“屏山”指屏障,为室内饰用之具,可以挡风或作遮蔽。唐人无稹《以州宅夸子乐天》诗“四面时常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以屏障比喻山峰,故亦称之为屏山。乱魂在梦中越过室内曲曲层层的屏山,去寻找那已逝的生活;这在现实里是不可能的。失落感愈是强烈,则愈是在现实中感到不如意。这对不幸的女子来说真是无法排解的幽怨。“眼重”,眼皮沉重是失眠后疲倦的反应;“眉褪”,是黛眉减色的憔悴之状。造成“眼重眉褪”的原因表面上是不胜春愁所致,实际上她的憔悴也消瘦乃是源于精神渊薮的苦痛。而了解词人这种苦痛的,只有晓妆台畔的菱花镜。古人云“侠士以龙泉(剑)为知我,美人以玉镜为知我。”这种“知我”,当然只是对人生孤独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菱花”,是指古代六角形的或背面刻有菱花的铜镜。“香玉”,借指女性芳泽莹洁的肌肤如香似玉。

整个词的上阕,作者在对自身形象和心境的直接描述中,表达了自怜自惜,美人迟暮的幽怨和哀愁。

词的下阕,作者掉换笔法,用间接的方式来深化主题。她不再正面地诉说个人的幽独,而是托物喻己,首先以春夏之交双燕参差其羽的伉俪情深来反衬自己的形只影单,似乎燕子对其幽独既能理解而又同情。接着又以乐曲和残缺来喻指自己的心理状态,《清江曲》,当是唐人词调,体近古诗,全曲七言八句,上片平韵,下片仄韵,字声平仄不拘。今存仅宋人苏庠一首,写泛舟清河的情形。这支古曲也许是她当年所熟悉和喜爱的。“断”、“零”,表示残缺之意。她的消瘦与幽独都是深深的遗恨很造成的。这遗恨自有难言之隐,惟有在断零的旧曲里暗暗寄意,也许在世间根本就不会有知音人的。词的下阕,在两个意群之间有很大的跳跃,正显示了主体意识流程的复杂性。结尾处忽然一笔景物描写,使全词生动多姿而词情更为含蓄。“万树低迷”是绿阴匝地的景象,春红扑扑籁籁地轻轻坠落,这都宣告了春天的归去。这种景象是多愁善感的女性所难于忍受的。结句是上片“不胜春”之意的补足,同样可以视作是一种失落的象征。

作者思致绵密,词语优美,善于表达瞬间的情绪。古代评论家以为此词“姿容婉秀,闺中名乎也”(《历朝名媛诗词》卷十一)。如果它是五代时的作品,便可说明当时词这种文学样式已甚普及,以致闺中产生了这样的佳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