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工于发端》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立意切题《工于发端》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或问:“诗工于发端,如何?”应之曰:“如谢宣城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杜工部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王右丞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高常侍‘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老杜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是也。”(王士祯 《渔洋诗话》)

【诗例】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解析】

一首好,须有一个好的开头,俗云万事开头难。开头得势,则通篇易佳。“工于发端”便是要求诗歌有个好的开头,即元人所谓的“凤头”。一首工于发端的好诗,就像一个美丽幽娴的女子,虽不及细看,却已觉秀气扑人。王维的 《送梓州李使君》便是唐诗中工于发端的范例。

此诗是王维送李使君就任四川梓州刺使所作,属赠别诗。大凡赠别之作,首联大多要点题,说明对方要去的地方和送行者的惜别之情意。此诗首联即如此,开门见山点出本题。但诗人的点题并不直露,而是用景点题,并在景中蓄含情意。诗人首先抓住巴蜀特有的景:山多树高,特有的物:杜鹃声声,说明李使君将赴蜀地,并同时寓有伤别之意。一般人解此诗,多以为没有伤别之情,只有劝勉之意。其实,诗人的感情并不如此单一,他也不必做给人看以显示自己心胸远大。对于唐人来说,朋友离别而无惜别之情,那未免不近人情。固然,诗的后两联是劝勉,但诗的前二联描写蜀地迷人的风光则是慰藉之辞。“千山响杜鹃”则是伤别之情。诗人所用之意象“杜鹃”,乃蜀中所产之鸟,相传古蜀王望帝魂魄所化,望帝因亡国而死,故所化之鸟子规 (即杜鹃)啼声哀怨,似语“不如归去”。子规作为一个诗歌意象,便往往含有伤感幽怨之情,诚如依依杨柳表示惜别一样。深山闻子规,诗人岂无伤感之情?

此诗工于发端,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起势不凡,境界阔大上。诗人一开头就写出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万壑千山,大树参天,杜鹃声声。有视觉的画面:“万壑树参天”,也有听觉的画面:“千山响杜鹃”,因其景大、气大,故境界亦大,诚所谓“规模既大,波澜壮阔”(魏庆之《诗人玉屑》载赵章泉语)。在这波澜壮阔的背景中,诗人接着对景物加以局部描绘:“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局部描绘的天然入妙,使得首联境界更为阔大。颈联的写人事“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也是在首联气势的笼罩下娓娓道来,从而显得生动有趣。唐人律诗,大多是中间二联写得更为精警,而此诗则是首联得势、高屋建瓴,从而一泻千里,使全诗灵动有味。

工于发端的诗,王士祯所举的还有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则是倒戟而入,用突起式开端,起手突兀,“直拟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无论是王维《观猎》的突起式,还是《送梓州李使君》的包揽全篇式,都是工于发端的好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