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构象炼境《卸开一步,取情为景》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构象炼境《卸开一步,取情为景》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卸开一步,取情为景。诗文至此,只存一片神光,更无形迹矣。(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

【诗例】

采莲曲

李白

若邪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空断肠。

【解析】

“采莲曲”为乐府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代诗作往往以写江南水乡秀美的风光为主,写出采莲女辛勤的劳动和她们对纯真爱情的追求。李白这首《采莲曲》的独到之处是“卸开一步,取情为景”,它不直接写情,在展现江南采莲季节的独特之“景”的描绘中,弥漫着男女青年的脉脉含情。从诗歌表现手法来说,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最常用的间接抒情手法,此处所谓“取情为景”,即间接抒情手法之一。

李白《采莲曲》首句即以“采莲女”开篇:“若邪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采莲女的形象是活泼、欢快而俏丽的,她们乘舟船在密集的荷花丛中穿行,隔花共语,笑声清脆,湖面上到处荡漾着欢跃、愉悦的气氛。这两句着力于采莲女形象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不难看出诗人是怀着赞美、爱悦之情观赏眼前景象的,另一方面也是采莲女对生活之热情和纯洁爱恋之情的流露。“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两句是对采莲女形象的进一步展示。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采莲女罗裙新妆,水中清晰地映出她们俊俏的身影;裙袖飘动,仿佛有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仅此两句,江南女子轻盈的体态、含情的一颦一笑一举手,都显得更加楚楚动人。而诗人的赞美、爱悦之情尽含其中。采莲女着新妆,举香袖,使其纯真的爱恋之情得到形象的暗示。

诗的后四句转写春水岸边的“游冶郎”,诗人也是通过写含“情”之人来写“景”。“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春日里,有三五成群的“游冶郎”在岸边杨柳林中徘徊,他们留连美好的春光,但是更在意水中荡舟采莲的姑娘,爱慕、欣喜之情使他们长久地驻足岸边垂杨之下。然而一水之隔,自己爱慕的女子却可望而不可即,这不禁使“游冶郎”忍痛疾走而去。“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以“踟蹰”的外在动态,揭示出“游冶郎”极其微妙的内心感受,男儿有情于采莲女,却只能远望,难以得到,痴情之深,甚至 “空断肠”。

评者认为“卸开一步,取情为景”的写法,可使诗文产生“神光一片”、“无形迹”的艺术效果。结合本诗,我们亦可粗识其中奥妙。诗人不是孤立描写江南采莲时节清丽的景色,也不是直接抒发青年男女的赤热的恋情,妙于在男女人物的活动和心态中显现自然的美色和纯真的爱情。这避免了与一般采莲诗写法的雷同,颇有耳目一新之感。虽然也写景,但“景”中自有人在;虽然也抒情,但“情”隐含在环境气氛的渲染中,透露于人物的行动和心态描写中,所以,“取情为景”,不是一般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也不是一般的一览无余的抒情,前者以 “景”胜,后者以“情”胜,它兼有“景”和“情”的双重内涵,是情景莫分,“一片神光”的。这是后来王国维所推重的最 “上”的艺术境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