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写景《情事逼真》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家人乍见而骇,邻人遥望而怜,道出情事逼真。(仇兆鳌《杜诗详注》)
【诗例】
羌村三首 (其一)
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解析】
杜甫的《羌村三首》作于安史乱中的唐肃宗至德二年 (757年)。这年二月,杜甫历尽艰险,从叛军占领下的长安逃到凤翔,被任为左拾遗。五月,因言事触怒肃宗,几乎问罪。闰八月,被放还鄜州探家。“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是当时杜甫家人的寄居处。这组诗就是杜甫初回家中时所作,此诗就是写作者黄昏时回到家中,初见家人、邻居时的情景。
这首诗历来受到众多诗评家的好评。有言其“写景如画”者,有言其“叙事真切”者,有言其“真语流露”者,但都只揭示了其中某一个侧面的特色。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家人乍见而骇,邻人遥望而怜,道出情事逼真。”全面而深刻地揭示出了该诗的艺术特色和认识价值。这首诗通过作者回家与妻子团聚这一戏剧性事件,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简练准确的白描,把“家人乍见而骇,邻人遥望而怜”的瞬间情感变化刻画得真切细腻,描绘出一幅安史之乱时期真实感人的社会生活图景,并揭示出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心灵创伤。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严格的写实态度,描绘得情事逼真,使该诗具有比史书更为深刻的历史认识价值。
全诗着力表现诗中人物情感的真实性,借以揭示更为深刻的社会现实。开首四句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描绘作者黄昏到家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落日映红峥嵘重叠的云彩,云层中日光下射,照在平坦广阔的原野上。同时通过“峥嵘”、“平地”等词语义上的反差,暗示了动荡险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侥幸生还的微妙情感。“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用他人难以捕捉到的细节,恰到好处地渲染出作者回家时的欢快气氛,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下面便进入主要事件——作者与妻子相见的情景。“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妻子见到“我”,先是惊奇,奇怪我还能够活着回来,然后突然哭了起来。这一怪一惊一泣,真实地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特有的惊恐不安和喜从天降时的无所适从。长期的担惊受怕一旦放松,便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真情流露,令人泪下。“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作者逸出一笔,感叹自己在这乱世里飘荡四方,能够活着回来只是偶然如愿而已。这貌似不经意的一笔,让人不由得想到在这战乱之中,该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无辜者死于非命,多少父子不能相保,多少夫妻未能团圆,从而窥见到作者那深沉的忧思和博大的情怀。“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写邻居们知远客归来,纷纷凭墙相望,见此情景都同情感叹,悲伤流泪。作者通过对邻居们真实情感的描写,言语间隐隐透出一种共同的期望和平安定的愿望。“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夜深人静,夫妻俩久久不眠,烛尽再换,相对痴望,恍若是在梦中一样。作者这种艰苦生还,疑信参半的心理,进一步揭示出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和心灵上难以弥合的创伤。总之,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作者回家与亲人团聚悲喜交集的情景,骨子里隐含着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和作者的沉痛心情。仇兆鳌所说的情事逼真,实际上道出了该诗两重意义上的“真”,既是个人悲欢的真实记录,又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因而其情其事,都体现了高度本质的真实。
真实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也是诗歌的生命,中国古典文论非常强调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外事内情的真实性。老子“疾伪贵真”,要求文艺的自然之美。王充提倡“真美”,认为写作要“实诚在胸臆”(《论衡·超奇篇》),即以真实为前提。刘勰《文心雕龙》说:“为情者要约而写真”(《情采》),强调真实和文采的统一,要做到“瞻言而见貌”(《物色》),达到高度的艺术真实。钟嵘《诗品》也要求“句无虚语,语无虚字”,强调诗歌写事抒情的真实性,并说:“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也就是要求情事逼真。《诗经》里就有不少情事逼真的作品,如《君子于役》等。汉乐府更是如此,《汉书·艺文志》说:“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杜甫的诗从宋代起就被称为“诗史”。何为“诗史”?“直指纪事之谓也”(吴乔《围炉诗话》)。实际上杜诗之为“诗史”,并不是因为它的史料性价值,而在于它的情事逼真,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用形象使这段历史复活了。从而,让我们感情激动,忘记时间的界限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情事逼真,实在是杜诗最核心的意义之所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