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鉴赏·山海经中著名的人神故事》鉴赏
黄帝玉膏敬献天地鬼神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牛郎织女故事的源头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杀祖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瑶崖。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西王母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錄,见则其国大水。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䰠武罗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卢。神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鸟焉,名曰鴢,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帝女尸化䔄草
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䔄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蚕马故事的雏形
又东五十五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
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帝之二女、怪神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柚,其草多葌、蘼芜、芍药、穹䓖。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
后羿射日除害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有人曰凿齿,羿杀之。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祝融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刑天与帝争神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神烛阴(烛龙)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綮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禹大战共工、相柳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夸父。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应龙杀蚩尤与夸父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海上仙山故事的源头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盗仙草故事的雏形
有荥山,荥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羲和浴日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颛顼绝地天通
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上,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常羲浴月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颛顼化鱼妇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黄帝大战蚩尤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孟涂判案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
危与贰负杀窫窳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六巫救窫窳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雷神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
鲧窃帝之息壤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鉴赏】《山海经》记载的人神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信息和文学艺术价值。本文从中摘选出较有代表性的数十条,选择标准一是明确称之为“神”者,二是有故事(不限于是否为“神”)。这里所说的“故事”须包括人名、情节、事件等内容。《西山经》记有“西望帝之搏兽之丘”,其中“帝之搏兽”属于故事情节,但是“帝”还不能够算是准确和完整的人名,因此未被选入。大体而言,《山海经》的人神故事具有如下特点:
一、《山海经》记载的若干故事已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例如精卫填海故事、黄帝大战蚩尤故事、少昊孺帝颛顼故事、颛顼绝地天通故事、夸父逐日故事、后羿射日除害故事、鲧窃帝之息壤故事、禹大战共工故事、王亥遇害故事、修鞈杀绰人故事、孟涂判案故事,以及神荼和郁垒阅领万鬼的故事,等等。以《大荒北经》之中黄帝大战蚩尤故事为例,颇有些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意境:先是交代主角女魃的形象和身份,接下来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突出交战双方的“高科技”气象战,以及女魃一锤定音的作用,最后再叙述女魃的遭遇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山海经》记载的许多人神故事,其内容都比较零碎,有的故事仅仅只有一句话,这可能是由于发生过缺简所造成的。例如,《大荒西经》中“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孟翼是谁?他为什么要攻颛顼?颛顼之池在哪里?它有什么用处?我们今天已无从知晓了。
三、现存《山海经》版本没有记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共工撞倒不周山等故事,表明许多著名远古故事已经遗失了。例如《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是《山海经》里唯一记述女娲的地方,却未见补天等内容。
四、还有一些故事,需要经过深入解读才能窥其内涵。
(1)《海内经》、《西山经》记述的鼓的事迹乃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源头。牛郎织女故事讲到,银河两侧分别有牛郎星和织女星,他们就是牛郎织女变成的。银河又称天河,其原型即黄河河套一带的河流,远古时经常泛滥,阻隔两岸居民交通来往。牛郎星本名河鼓星,表明牛郎的原型是居住在黄河岸边鼓部落的男青年,属于炎帝族。缘妇指擅长织带绣边的女子,亦即织女,属于黄帝妃嫘祖的族裔。牛郎织女故事产生的渊源是,炎帝族与黄帝族男女青年之间的通婚,曾经受到两族敌对形势的影响,以及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2)《中山经》、《海外北经》记述的帝女之桑和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乃是蚕马故事的雏形。
(3)《大荒南经》记述的“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乃是《白蛇传》白蛇、青蛇盗仙草故事的雏形。
(4)《大荒东经》记述的黄帝猎取流波山一足夔的故事,乃是中国古代关于海上仙山故事的源头。
五、《山海经》记述的人神故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事实上,《大荒东经》和《海内北经》有关王亥遇害故事的真实性,已得到殷墟出土甲骨文的印证。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山海经》记述的其他历史故事,也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靠性,例如,《大荒西经》“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的故事,就很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或许,有朝一日当王子朝、老子所密藏的周室典籍重见天日时,我们就会发现相关的历史文献。
六、《山海经》记述的人神众多,其神职涉及方方面面。有意思的是,其中很少有抽象概念之神,例如时间之神、空间之神、力量之神、善神、恶神、幸运之神等。如果不是缺简造成的话,这或许表明《山海经》撰写时代的人们思想观念尚处于古朴阶段。
七、《山海经》人神故事对不屈不挠精神的讴歌。在《山海经》人神故事里,不乏对不屈不挠精神的讴歌。例如,《北山经》精卫填海的故事,主人公炎帝少女女娃,在向大海探索的过程中不幸遭遇重大挫折,但是她(实际上是女娃部落)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化成精卫鸟,继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争。又如,《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的故事,刑天的头颅被砍断,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以双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嘴,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跳跃着战斗舞步,继续投入到战争中。
八、《山海经》人神故事的审美情趣。在《山海经》人神故事里,记录了中国人最早的美神,她就是䰠武罗。《中山经》青要山是帝禹的后宫所在地,䰠武罗就是后宫娘娘兼美神,她身穿豹皮衣,细腰婀娜,牙齿洁白,耳戴金银耳环,说话就好像是玉石在轻轻相碰时发出的清脆的鸣声。显然,《山海经》人神故事的这种审美情趣,对后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九、总的来说,《山海经》人神故事的写作特点是以陈述句为主,即有什么就说什么,这种写作风格也贯穿在《山海经》全书中,充分体现出其撰写时代的古朴风貌。有趣的是,即使是陈述句,在遣词造句上也是经过仔细斟酌和反复推敲的。例如,《大荒东经》记述少昊之国,仅用“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12个字,就把帝颛顼童年时在少昊国当人质的不幸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弃”字用的非常传神和到位。
与此同时,在《山海经》人神故事的描述里已经出现了韵句、排比句等修辞方式和写作技巧,体现出社会文化在发展。例如,《西山经》中的峚山是黄帝提炼玉膏、培植丹木的地方,经文“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采用的是ang韵,并且一口气使用了九处韵脚,读起来琅琅上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