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类·转益多师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创新类·转益多师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张玉田词清远蕴藉,凄怆缠绵,大段瓣香白石,亦未尝不转益多师。即《探芳信》之次韵草窗,《琐窗寒》之悼碧山,《西子妆》之效梦窗可见。

评玉田词者,谓当与白石老仙相鼓吹。玉田作《琐窗寒》,悼王碧山,序谓碧山其词闲雅,有姜白石意。今观张王两家,情韵极为相近,如玉田《高阳台》 之“接叶窠莺”,与碧山 《高阳台》 之“残萼梅酸”,尤同鼻息。(刘熙载 《艺概》)

【词例】

高 阳 台

王沂孙

残萼梅酸,新沟水柳,初晴节序喧妍。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双娥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高 阳 台

西 湖春感

张 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解析】 “转益多师”一语出自杜甫的 《戏为六绝句》 之一:“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是说一味模拟前贤,不可能有新创和超越。因此,在创作上应吸取各家之长,即“转益多师”。杜甫本人做到了这一点,因而有“集大成”之功,被誉为“诗圣”。魏庆之 《诗人玉屑》 载杨诚斋语:“杜子美武侯庙诗云: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何逊行孙氏陵云:‘山莺空树响,垄月自秋晖,也。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 ‘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 二字胜矣。阴铿云: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杜云: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可见杜甫以博大的胸襟转益多师,如大海容纳百川,蔚成波澜壮阔。张炎的词作亦转益多师,从同代人中广泛汲取,熔铸新篇。

刘熙载说张炎词大段取自姜夔,同时也仿效周密、王沂孙、吴文英等。这里将张炎的 《高阳台》 与王沂孙的 《高阳台》 作比较,可见端倪。两首词的主旨本不相同,张词是借游西湖抒写亡国之痛,而王词却写闺情相思,但两词的取境和语句却有若干相近处,见出张炎对王沂孙的仿效之迹。首先从取境上看,王词“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喧妍”,张词“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皆为江南春深的良辰美景。其次,两词抒写哀愁的意象极为相似,王词为“花阴寂寂,掩户重眠”,“纵飘零,满院杨花”,张词为 “掩重门、浅醉闲眠”,“怕见飞花,怕听啼鹃。”从以上的分析见出,张炎明显师法王沂孙,但不是单纯地模拟沿袭,而是自出新意,自写怀抱,即王词写闺情,而张炎却写家国之恨。另外,张炎在 《高阳台》 中,亦多处师法前人,如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几句,师法周邦彦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六丑·蔷薇谢后作》)又有辛弃疾 《摸鱼儿》 中“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句的影子。另外,张炎词的下片起句 “当年燕子知何处”,与刘禹锡 《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同一机杼。结句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见杜鹃”,与贺铸的 “一川烟草,满城飞絮”,陈亮的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等句,取象与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此皆为张炎转益多师、融汇前人佳句而又自铸新词。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不仅杜甫、张炎等师法前人和同代作家,而且所有卓有成就的作家都无不得益于多师。这就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的道理。古代作家们深谙此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