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类·实陈告语式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参“祈求告语式”条。
【词例】
月上海棠慢
咏 题
曹 勋
东风扬暖,渐是春半,海棠丽烟径。似蜀锦晴展,翠红交映。嫩梢万点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濛濛雨,黄鹂飞上,数声宜听。风定。朱阑夜悄,蟾华如水,初照清影。喜浓芳满池,暗香难并。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鸾、静归芳镜。携酒去,何妨花边露冷。
【解析】詹安泰先生引此词中“濛濛雨,黄鹂飞上,数声宜听”三句作为“实陈告语”例。先看这三句的意思:“你该听到了吧,在这濛濛细雨中,两只黄鹂参差飞上天空,发出数声悦耳的鸣叫,该是多么动听!”这里,作者完全陶醉于这春景宜人的大自然之中,在忘情中述说所见所闻所感。然则对方是否在场呢?没有。不过是一人独言自语而已。但其语意却处处似有对方之人在接受其感触和述说,而所言也全为对方之人而发。由此看出,“实陈告语”与其它告语式相比,自有其不同的转换方式。“祈求告语”其语气重在祈求央请;“开说告语”,其语气重在劝阻解释;“虚告告语”,其语气重在申说询问; 而“实陈告语”之语气却侧重正面如实相告。此乃四种告语式在语气表现上的大致差别。这些差别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语感转换表现出来,读者对它们的认识和辨别,也是通过接受这些不同的语感信息而实现的。差别虽有,而运用之目的却只有一个,都是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设。上引曹勋 《月上海棠慢》 是咏月上海棠的扣题之作。其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海棠盛开,繁花似锦,点缀得春意浓郁。作者忘情,完全化入这万象争春、绚丽多彩的美景之中。此刻,他看到两只黄鹂相随鸣叫着飞上濛濛雨空,不禁情动于衷,忙叫知音人看、听,可当他从此幻觉中惊醒时,知音在何方? 眼前空茫茫,自感心头无限凄凉。月夜悄然来临,一切归于平静,月下徘徊,花前独饮,如此良辰美景,却少赏心乐事,此时思念心上人,花边幽独,该是何等感伤! 这就是全词的意境。明于此,那三句 “实陈告语”的巧妙运思就不言而喻了。为了进一步理解此格,我们再引曹勋的 《四槛花》中的 “须记岁月堪惊,最难管苍华满镜生!”此由 “须记”领起,很显然也是向对方陈述的语气,是说:“你还记得当年吧,可岁月快得惊人,转瞬已是苍颜华发,实在叫人没有办法!”这述说和前例一样,都是就眼前的情景娓娓道来。前例用 “宜听”,此例用 “须记”,虽用语不同,而对方之人却如在对面。从例句分析中,可以体会到:“实陈”和 “虚告”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此二者除了在语感上有差别以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即:“虚告”是发语人对着无知之物诉说,或对天,或对月,不拘物象,虽经拟人,终是虚拟,难免有阻隔感; 而 “实陈”却是发语人直接对人诉说,尽管只是意念中的人,以无为有之人,但却被发语人完全当作实有其人,这才是二者最主要的差别。现在,我们可以归纳出,“实陈告语”具有三个表现特征: 其一是所见所闻之情景向对方如实相告,感受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问语,不设比拟,没有含蓄。其二是受语者虽无其人,但发语人却完全当真,以虚为实,以无为有,全在意念中。其三是不借助物象,直抒情怀,直言心事。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些特征,下面再举两例。陆游 《汉宫春》 云:“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辛弃疾 《沁园春》: “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这两例都是英雄语,同样具有 “实陈”之表现特征: 直言感受; 以无人为有人; 不拟物象。
通过体味词例,我们还可以对 “实陈告语”的美感效果作出如下体会: 发语人与对方关系甚密、感情甚深,或为知音、或为情人、或为挚友。对方之人不论相隔多远,一经运用 “实陈”,距离立刻拉近,犹如促膝交谈,出语亲切,情态逼真。发语人直叙感受,坦露心怀,情真语切。多在感情急剧时运用,出语皆缘情不发。由于 “实陈告语”表意比较直露,不讲曲折,其巧运也更难。关键全在 “真情”二字,真情可以动人,假意令人作呕。庄子 《渔父》 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正是这个道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