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丰富多彩的寓言世界》精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6.丰富多彩的寓言世界

“寓言”一词出自《庄子》,寓即寄寓、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作者把某些生活经验和其所表达的道理,利用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故事大都简短,含有比喻和象征的意思。在先秦寓言的发展过程中,《战国策》《孟子》只是偶一为之。《战国策》保存了五十四则寓言,其中着名的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亡羊补牢”等,充满了人生哲理。《孟子》中的着名寓言有“揠苗助长”“齐人有一妻一妾”等,善于描摹人情世态。《庄子》中的寓言有一百八十一则,数量较多,只是为阐明一个中心思想服务,属于说理的组成部分,并未能成为独立的文学,典型的寓言有“庖丁解牛”“痀偻承蜩”等,特点是奇幻玄虚、怪诞神奇、出人意表。韩非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和创作,进门分门别类的安排,形成寓言故事集。《韩非子》共有寓言二百二十三则,主要集中在《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篇,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生活,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代表性故事“棘刺母猴”“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画鬼容易”“买椟还珠”等,影响深远。《列子》据称是战国人列御寇所作,但此书在汉代已亡佚,现存《列子》出现在魏晋之间,也保存了九十九则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歧路亡羊”等脍炙人口,特点是想象丰富,善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汉代保存寓言最丰富的是《淮南子》。《淮南子》的寓言种类丰富、摇曳多姿,善于选取历史故事说明道理,这种历史故事的主角实有其人,但不必实有其事;又会巧妙地以日常生活进行比喻,贴近人生更能说服人心;偶尔也借鉴了庄子的笔法,用奇幻的形象来说明道理。寓言是先秦诸子常用的说理手法,不仅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快感、激发读者的倾听兴趣,而且能让读者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淮南子》的寓言,兹撷取若干有意义的故事分为三类,解读如下:

一是历史故事。

(1)宓子论过

“宓子论过”出自《齐俗训》,讲的是认识一个人,不能据一时一地的言谈举止,就轻易地批评,误解别人的本意。

宾有见人于宓子者。宾出,宓子曰:“子之宾独有三过:望我而笑,是攓也;谈语而不称师,是返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宾曰:“望君而笑,是公也;谈语而不称师,是通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故宾之容,一体也;或以为君子,或以为小人,所逢视之异也。

(译文:宓子的一个朋友带一位客人来拜访宓子。客人走后,宓子对这个朋友说:“你带来的这位客人有三处过失:一见我就笑,是轻慢不懂规矩的表现;言谈中从不提起自己的老师,是一种背叛师门的行为;交情尚浅而推心置腹地说话,这是不懂礼貌的表现。”那客人反驳道:“我一见你就笑,说明我坦荡无私;交谈中不提及老师,是为了打通师门之间的隔阂,以便来往;交情不深而敢说心里话,是对朋友忠诚和信任的表现。”这人的言行本来就是一样的,但有人认为他是君子,有人认为他是小人,这完全是各人看法不同的缘故。)

(2)公仪休嗜鱼

“公仪休嗜鱼”出自《道应训》: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译文:公仪休任鲁国的宰相,很喜欢吃鱼。国内不断有人给公仪休送鱼,公仪休都没有接受,他的学生劝说道:“老师爱吃鱼,却又不接受他人送的鱼,这是为什么?”公仪休答道:“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要这鱼。如果接受了这鱼,那么就会因受贿而被罢免宰相之职,到那时,我虽然还爱吃鱼,却再也不能满足这一嗜好了。现在我不接受这鱼,就不至于被罢免宰相的职位,就能永远地、经常地吃到鱼了。”)

这里讲公仪休拒绝受贿的事,实际上还是明哲保身的意思,并没有更深的含义。《史记·循吏列传》也记载了同样的故事: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史记》所载与《淮南子》颇有不同,《史记》着重强调接受了献鱼的贿赂,则要听命于人,不免枉法,导致失去相位,这是从利害得失的角度考虑接受鱼的代价。最后说聪明的人仰仗别人不如仰仗自己,与其靠别人帮助自己,不如自己成全自己。

(3)九方皋相马

“九方皋相马”出自《道应训》,寓意是分析事物,不能只注重表面形式,而要抓住内在实质。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对曰:“良马者,可以形容筋骨相也。相天下之马者,若灭若失,若亡其一。若此马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材也,可告以良马,而不可告以天下之马。臣有所与供儋緾采薪者九方堙,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使之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马矣,在于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牡而黄。”使人往取之,牝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问之曰:“败矣!子之所使求者,毛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伯乐喟然大息曰:“一至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堙之所观者,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彼之所相者,乃有贵乎马者。”马至,而果千里之马。

(译文: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子孙之中有没有会相马的?”伯乐答道:“一般的良马,可以观察它的外表、筋骨。天下难得的千里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种马奔跑起来,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和足迹。我的子孙都不大中用,他们可以告诉您哪些是良马,但是无法告诉您哪些马是天下最好的马。我有一个朋友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于是穆公派九方皋外出找马,过了三个月他回来报告说:“已经得到了一匹好马,放养在沙丘(地名)了。”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他答:“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牡而黄)。”穆公派人到沙丘取马,一看竟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牝而骊)。穆公很不高兴,责问伯乐说:“你推荐的那个九方皋连马匹是黄是黑,是公是母都分辨不出来,又怎能识别马的优劣呢?”伯乐回答说:“这正是他胜过我千倍万倍的地方啊!因为他在相马时所注意的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而忽略的是外表的非本质的东西,这可比一般的观察重要多了。”后来马送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无双的好马。

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前石马旧影

([法]谢阁兰摄于1914年)

作者以相马为比喻,意在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和现象,人们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认识事物。后来还形成一句成语“牝牡骊黄”,比喻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故事中的伯乐、九方皋、秦穆公都是实有其人,而有关“牝牡骊黄”的问答则并非实有其事,也不可能实有其事。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这是先秦寓言写作的常用手法。

(4)善呼者

“善呼者”出自《道应训》,说明用人当不拘一格。身怀大智之人,当然要收罗、拥有小技之徒,也应重视他们,小技虽不及大智,但在某种情况下也能派上用场。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之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来。

(译文: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对他的弟子说:“没有能耐的人,我是不会与他交往的。”某日,有个身穿粗布衣服、腰系烂绳子的人来求见,并说:“我很会呼喊。”公孙龙环顾了周围的弟子,问道:“你们当中有善于呼喊的人吗?”弟子们回答道:“没有。”公孙龙便说:“留下他,把名字登在名册上。”过了几天,公孙龙去燕国游说燕王,走到一条大河边时,摆渡的船停在河那边。公孙龙于是叫那个善于呼喊的人大声呼喊,一喊对面的船就撑了过来。)

(5)后世知音

“后世知音”出自《修务训》:

昔晋平公令官为钟,钟成而示师旷。师旷曰:“钟音不调。”平公曰:“寡人以示工,工皆以为调,而以为不调,何也?”师旷曰:“使后世之无知音者则已,若有知音者,必知钟之不调。”故师旷之欲善调钟也,以为后之有知音者也。

晋平公新钟铸成,请乐工测试,都认为音节谐调,唯独师旷认为不谐调。晋平公大惑不解,师旷说,钟声是否谐调,今日无人肯说,后世自有公断,蒙得过一时,蒙不过长久。那么师旷和乐工的判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音乐知识很难为一般人所掌握,二是乐工们不敢说出真理。依我的看法,乐工们久习此道,孰是孰非当然很清楚,恐怕涉及长官的利益,只得违心地点头称谐调。这更能反映出师旷敢于坚持真理的可贵精神。

二是民间百态。

(1)北楚任侠者

“北楚任侠者”出自《氾论训》,告诉我们分析问题要抓住实质,弄清因果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楚有任侠者,其子孙数谏而止之,不听也。县有贼,大搜其庐,事果发觉,夜惊而走,追,道及之。其所施德者皆为之战,得免而遂反。语其子曰:“汝数止吾为侠,今有难,果赖而免身,而谏我、不可用也!”

知所以免于难,而不知所以无难,论事如此,岂不惑哉!

(译文:北楚有个人到处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他的子孙们多次劝他莫做那些得罪人的事情,但他坚持不听。县城有贼,官府搜查他的家,事情败露,他惊慌地连夜逃跑,县吏紧追不舍,终于追上了他。幸亏他平时帮助过的人们赶来帮他搏斗,他才免于祸患而回到家里。回家后对儿子说:“你好几次阻止我行侠仗义,今天遇到灾难,却恰恰是平时行侠时帮助过的人使我免于一死,看来你们劝我的那些话是不管用的。”

知道为什么能够免遭灾祸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够不招惹灾祸,像这样看待事情,岂不是很糊涂吗?)

《氾论训》中的“宋人嫁子”讲的也是同样的故事,说:

宋人有嫁子者,告其子曰:“嫁未必成也,有如出,不可不私藏。私藏而富,其于以复嫁易。”其子听父之计,窃而藏之。君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其父不自非也,而反得其计。知出藏财,而不知藏财所以出也。

(2)佩玦逐兔

“佩玦逐兔”出自《氾论训》:

楚王之佩玦而逐兔,为走而破其玦也,因佩两玦以为之豫,两玦相触,破乃逾疾。乱国之治,有似于此。

(译文:楚王佩带玉玦追逐兔子,因马太快而撞坏玉玦,于是预先佩带两块玉玦做准备,两块玉玦相互碰撞,毁坏得更快。混乱国家的政治,跟这个很像。)

寓意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在于多,而在于有用,一味贪多是无用的,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3)三人同舍

“三人同舍”出自《诠言训》:

三人同舍,二人相争。争者各自以为直,不能相听。一人虽愚,必从旁而决之,非以智,不争也。

(译文:三个人在同一个房间,有两个互相争斗。争斗的人都自以为是对的,不愿听对方的辩解。另外一个人虽然愚笨,一定在旁边裁决,不是因为他更加智慧,而是他不参与争斗。)

河南淮阳汉墓出土陶舍

争斗双方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带有偏见地看待对方,因此自以为是、互不相让,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者即使再蠢再笨,也能看出其中的是非曲直,因为他没有卷入利益纷争,对待争议反而更加客观。《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说明只有置身利益之外,才能有公正客观的视野。

(4)西家之子

“西家之子”出自《说山训》,说:

东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见之,归谓其母曰:“社何爱速死?吾必悲哭社。”夫欲其母之死者,虽死亦不能悲哭矣。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译文:东边一家人的母亲死了,她的儿子哭得并不是很伤心。西边这家人的儿子见了,跑回家去对他母亲说:“母亲何必吝惜生命而不快点去死呢?你如果死了,我肯定会很悲痛地哭你。”实际上那一个想要他母亲快点死的人,即使他母亲日后死了,他也必定不会很悲痛地哭。那些说没有空闲读书学习的人,即使有空闲也不会去读书学习。)

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古代“孝子”郭纯为了骗取孝廉,治丧期间每次于母亲亡灵之前哭时故意撒饭渣之类于地上,引飞鸟来吃。反复多次形成条件反射,鸟一听到就会竞相飞来觅食,郭纯赢得了孝名,朝廷颁发匾额来表彰郭纯的孝心。

传统儒家思想重视孝道,一方面固然鼓励了人心,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人通过虚伪的行动来沽名钓誉。西家之子自诩尽哀不逊东家子,却希望他母亲早点死亡。作者又引申说,平时没有时间学习的人纵使有了时间也不会学习。但西家之子这个故事的深层寓意是说一个人对待事物的好恶爱憎,要看他在实践中表现的态度,而不是他的说辞。如果愿意做某件事情,就会克服困难积极主动,不愿意做某件事情,就会胡言乱语设法搪塞。

(5)躄盲合作

“躄盲合作”出自《说山训》,告诉人们应该去做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的事情,相互协作,共同达到最好的结果。

寇难至,躄(bì,跛脚的人)者告盲者,盲者负而走,两人皆活,得其所能也。故使盲者语,使躄者走,失其所也。

(译文:当兵灾来临的时候,腿脚不便的人将此消息告诉盲人,盲人背上他并且根据他的指示前进,两人都能幸免于难。反之,如果让盲人负责指路,腿脚不便的人负责背人,那就无法发挥彼此的特长。)

(6)一目之网

“一目之网”出自《说山训》,指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鸟儿入网被捉,自然是一只网眼的功劳,但是没有整张罗网,也就不可能捕到鸟。不能因为局部的功劳,而否定整体的作用,局部依靠整体才能成功,脱离了整体,局部也就没有意义了。整张的罗网是客观的存在,成功捕鸟的网眼却是随机的。既可以是这个网眼,也可以是那个网眼。一个人的成功也是如此,离不开单位、家庭和朋友的支持,过分地夸大个人的作用,是不公允的。

(7)郢人鬻母

郢人鬻母出自《说山训》:

郢人有鬻其母,为请于买者曰:“此母老矣!幸善食之而勿苦。”此行大不义而欲为小义者。

郢人出卖自己的母亲,还假惺惺地要求买家善待自己的母亲,莫要使其受苦。卖母本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却假装关心体贴母亲,真是虚伪到了极致!

(8)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出自《人间训》,是一则有名的故事,寓意深刻,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而沾沾自喜或悲伤失望,因为幸福的背后隐伏着灾难,灾难的事情可能转变为好事,因此人们要超脱现实,平心静气地对待发生的一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译文: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算命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地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们都前来慰问他。算命人的父亲说:“这事谁知道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算命人的父亲说:“这事谁知道就不是一件坏事呢?”

算命人家中有很多好马,算命人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算命人的父亲说:“这事怎见得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算命人因为腿瘸而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以转化为福,这种相互转化没有止境,而且深奥玄妙不可预知。)

(9)鲁人报仇

“鲁人报仇”出自《人间训》,说的是舍得用生命去履行自己义务的人,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鲁人有为父报仇于齐者,刳其腹而见其心。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门,上车而步马,颜色不变。其御欲驱,抚而止之曰:“今日为父报仇,以出死,非为生也。今事又成矣,又何去之?”追者曰:“此有节行之人,不可杀也。”解围而去之。

(译文:鲁国有个人到齐国为父亲报仇,他把仇人的腹部割开,让人能看见仇人的心脏。而后他从容地坐下,把帽子戴好,再不慌不忙地起身换好衣裳,慢慢地走出门,坐上车,让马慢慢地溜达,面色一点不变。替他赶车的人想打马快点跑,他却拍拍驾车人的肩膀阻止道:“我今天到这里来为父亲报仇,出门时就做了死的准备,根本就没有想着能再活着回去。现在事情已经办成了,又何必怕人赶来杀我呢?”追赶的人听到了他的这番话,说:“这是个极守孝道,很有骨气的人,不应该杀他。”随后撤去了包围,走了。)

(10)鄙人弃玉

“鄙人弃玉”出自《修务训》:

鄙人有得玉璞者,喜其状,以为宝而藏之;以示人,人以为石也,因而弃之:此未始知玉者也。

乡野之人得到一块璞玉,喜欢它的形状,将它作为宝贝收藏,拿给人看,别人认为这是石头,于是舍弃了它。璞玉是美玉的初型,经过匠人的雕琢,即可成为美玉。因此鄙人的眼光未必有问题,但别人说是石头,便轻易地相信了,这就是没有知识的罪过了。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做到明辨是非,就不会被别人蛊惑了,那些轻易被骗的人,本质上是知识的缺乏。

三是奇幻世界。

(1)罔两问景

“罔两问景”出自《道应训》:

罔两问于景曰:“昭昭者,神明也?”景曰:“非也。”罔两曰:“子何以知之?”景曰:“扶桑受谢,日照宇宙,昭昭之光,辉烛四海。阖户塞牖,则无由入矣。若神明,四通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而不可为象,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昭昭何足以明之?”故《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译文:罔两问影子:“那明亮的日光就是神明么?”影子回答:“不是。”罔两又问:“你怎么知道的?”影子说:“太阳每天从扶桑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去,它照耀在宇宙间,那明亮的光辉,照耀四海。可是门窗紧闭的地方,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了。但神明却能四通八达,无所不及,上至九天,下居大地,生育万物而不露痕迹,片刻之间便能掩盖四海之外的地方,明亮的日光哪有这样的神通呢?”所以《老子》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冲破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太阳的光辉虽然照耀天下,但是一旦关起门窗,就有照不到的地方;神明虽然不能被人们所发现,但天上地下、海内海外无所不至,化育了世间万物也不会让人知道。因此,做人不要像太阳那么招摇,要像神明那样无影无形,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2)狡狐搏雉

“狡狐搏雉”出自《人间训》:

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擒也。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夫人伪之相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

(译文:狐狸捕杀野鸡,一定先放低身体敛收耳朵,等待野鸡的到来。鸡看到它并相信它畏缩的样子,不加防范,所以鸡被狐狸擒获。如果狐狸瞪大眼睛、耸立尾巴,野鸡看到自己一定会被捕的势头,就会惊惧着向远处飞,避开愤怒中的狐狸。人与人之间也互相作伪欺骗,不仅是禽兽的欺诈计策。)

狐狸捕杀野鸡,采取的是假装软弱来欺骗对方,骗取猎物的信任,从而一举擒获;如果一开始摆出势在必得的样子,反而使对方有了充分的警惕。动物捕猎如此,人间之事也是如此。大家习惯伪装起来互相欺骗,将对方视为猎物,丧失了纯朴的本性。《老子》要求绝学弃智,正是看清了智慧粉饰了狡诈,成为变恶的帮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