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东坡集》
〔注释〕 承天寺:湖北还有一处承天寺,在江陵西北,晋永和中所建。黄庭坚因作《承天塔记》被人告讦为“幸灾”,即此寺。
苏轼在黄州的谪居,始于元丰三年(1080),迄于七年。黄州和后来的岭海之谪,在他的政治上是挫折困顿,创作上却是发展与深化。他在《初到黄州》诗中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黄州地处长江边上,在当时是荒僻穷苦地方,他以逐客而写此诗,却写得水曲鱼美,竹茂笋香,自己也显得洒脱优游。这中间,佛道两家的思想,对他的精神生活起了重要的稳定作用。他在《黄州安国寺记》中说,五年之中,每隔一二天,必到寺中焚香默坐,深自省察,故能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从生而不可得”。可以看到他在黄州时觅取自我摆脱的方法。他的前后《赤壁赋》,也作于在黄州时期,更说明佛老思想在他文学作品中唤来的美感效果。
这篇月下小品,即作《赤壁赋》的次年所作。承天寺故址在黄冈市南。张怀民,一说即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中的张梦得,清河人,这时也贬居黄州。
江边的十月中旬,应该很凄清了,承天寺也并非名刹,然而月色入户,使他感到高兴,到了寺中,恰巧张怀民也没有入睡,便一道闲步于中庭。庭本无水,因月光而空明,遂使竹柏之影,有如水草交横;无水之庭,得月色而潋滟。《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集录》卷九云:“仙笔也。读之觉玉宇琼楼,高寒澄澈。”
世上并不缺少闲人,只是缺少坡公的慧心妙笔。文章本是写月夜小游,却颇有禅味。袁宏道说:“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苏长公合作引》)。这是说得很有识见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