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他人才华,不如虚心学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嫉妒他人才华,不如虚心学习

原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译释

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多帮助他人。别人如果有才华,你不要嫉妒他,而是要多向人家学习。

解读

嫉妒乃小人作为

战国时兵法家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他天资聪颖,加上刻苦攻读,勤奋钻研,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未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以致引起了与他同窗共读的庞涓的嫉妒。后来,庞涓在魏国担任军师时,设计陷害了孙膑,使孙膑惨遭膑刑。

庞涓的这种行为在《弟子规》里就是“訾”,他嫉妒孙膑的才华,嫉妒他,陷害他,是为后人所不齿的。《论语》中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意思呢?你自己想有所成就的话,就应该让别人有所成就;你自己想闻名天下,想发达的话,也应该让别人发达。做人,不能只允许自己飞黄腾达,成功立业,而不允许别人也飞黄腾达,获得成功。

自己好,而不让别人好,这是一种内心狭隘,缺乏包容心的人。当别人拥有比自己多的才华或能力时,内心就产生嫉妒心,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好,这也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念。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才能,哪怕别人的才能可能会使他们看起来比我们更加强大。当别人拥有比自己更加强大的才能时,我们最好以一颗欣赏的心来看待,而不是妒忌别人。

在《吕氏春秋·去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平公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少一个主事官。晋平公问当时晋国的大夫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

祁黄羊对晋平公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不如让他来当这个县官。”晋平公对此感到很吃惊,他问祁黄羊:“我听说,解狐好像是你的仇人,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着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细细一想,觉得祁黄羊说得很对,于是就派人去请解狐,让他来做南阳的县官。解狐上任后,果然不负所望,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依你看,谁更适合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晋平公又很吃惊,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刚才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我只是为您推荐一个能胜任此职的人。”晋平公一想,倒也在理,于是便同意祁黄羊的建议,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不负所望,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曾称赞祁黄羊说:“祁奚举荐仇人,不为巴结;举荐儿子,不为偏爱;举荐辅佐,不为结伙……唯有贤能才可以举荐贤能啊!”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实乃大公无私的典范。后来,人们就用“大公无私”这个成语形容那些处理事情公正公平,不偏向任何一方,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的正义者。

祁奚以公而无私赢得了朝野内外的赞誉,他的言行也随之成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允许身边人比自己强大,要学会欣赏他们身上的发光点,虚心向他们学习,而不是因为别人曾经得罪过自己,就轻视他人,藐视他们身上的优点。

人北岛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句:“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一个能够敞开肚皮欣赏他人的人,是高尚的;而嫉妒他人才华,设计陷害他人的人,是卑鄙的,是永远不会受到人们喜爱的。

现在的孩子们多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家庭环境里,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容易受宠溺,从而逐渐形成了“别人都不如我,我才是最棒的,我值得拥有所有一切”的蛮横霸道的心理习惯。家长们从来没有告诉他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容易唯我独尊,自自利。假如有同学或同伴在某方面的条件优于自己,他们就会感到愤愤不平,甚至会产生嫉妒心。这种嫉妒心会促使他们使用一切方式来消除他们心里的这种“不平等感”。如果方法不当,就容易惹下祸端,酿成大错。

孩子们应该从小培养起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和尊重别人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缺乏这样的心理意识,他在与同伴相处中就很难交到很好的朋友,很难融入一个团队,并获得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认可和尊重。

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权力相互攻打,连年开战。诸侯国中,齐国算得上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只可惜齐襄公荒淫无道,在位期间,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他的兄弟和大臣知道国家将乱,恐祸及己,纷纷外逃。

齐襄公的二弟公子纠和三弟公子小白也都出国寻找政治出路。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诸侯的女儿,所以管仲陪同公子纠来到鲁国,而公子小白则在鲍叔牙的保护下躲到了莒国。齐襄公十二年,齐国内乱,这时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趁此机会夺回君位。公子小白早就有称霸天下的志向,接到信后,便与鲍叔牙提前上路。身在鲁国的公子纠得知公子小白已经上路了,便派管仲到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伏击小白。管仲很快就找到伏击地点,当看到小白出现后,他一箭就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十分机警,趁势倒下装死,管仲误以为公子小白已死,其实公子小白只是受了一点伤,并无生命危险。公子小白与鲍叔牙快马加鞭赶到了齐国,顺利地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攻鲁,结果鲁国战败,公子纠被杀,管仲甘心被囚。鲍叔牙与管仲在青年的时候是要好的朋友,交情一直很深,当齐桓公计划杀掉管仲时,鲍叔牙忙去求情,将管仲从囚车中救了出来,并劝说管仲辅助齐国富国强兵。管仲本来就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于是就答应了。齐桓公也是惜才之人,虽然对管仲的一箭之仇怀恨在心,但为了江山社稷考虑,他还是重用了管仲。

起初,管仲向齐桓公献出富国强兵的提议,齐桓公都能欣然接纳,最终成就春秋霸业。但齐桓公晚年时骄傲自满,追求享乐,抱怨管仲对自己提出的国政候选人不予采纳,不再听从管仲的劝告,却重用了易牙、竖刁、开方三位奸臣,结果自食其果,落了个国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从才华和能力上来看,管仲显然要比鲍叔牙略胜一筹,但鲍叔牙并不嫉妒管仲的才华,还在他困难之时接济他,并推荐他担任齐国上卿(即宰相)。鲍叔牙这种精神,无疑是现代人更应该学习的。对他人才华的认可,其实是自身良好修养的体现。当我们能张开宽厚的胸襟,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他人的才华和功绩时,我们也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

综观历史,因嫉妒心而损人利己的事例并不鲜见,秦国的李斯便是其中一个。他虽然贵为一国宰相,却终因对师弟韩非子的嫉妒之心而失去了珍贵的东西。太多的故事都在印证一个道理:嫉妒容易产生怨恨,怨恨容易导致嫌隙,嫌隙之后要么两败俱伤,要么自食其果。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仁心去关爱他人,照顾那些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欣赏那些地位强于自己的人。

弟子规精华

嫉妒是关系破裂的前兆,能服人才显大量。关爱众人,更要对那些能力强于自己的人怀有关爱之情。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才能,能为自己收获更多的友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