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敬重一个人,是因为他的高尚德行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人们敬重一个人,是因为他的高尚德行

原典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译释

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好。

解读

德高者受人敬重

著名企业家马云因创建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而名震天下,但是也因其貌不扬而遭人戏谑。2000年7月10日,马云登上《福布斯》封面,成为50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而《福布斯》杂志对马云的外貌描述是:“他深凹的颧骨,卷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样”。对于外界种种对他相貌的诠释,他都微笑置之,同时还不无打趣地说:“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

马云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却获得了很多人的尊敬,为什么?因为他有才华,他是一位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家,他的梦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鼓励更多的人创造财富,实现梦想。马云的故事也验证了《弟子规》中的一句话:“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人们敬重一个人,并非因为他有绝世的容貌,倾城的姿容,而是因为他有大才,有大德。

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春秋末年,齐国国王要派一个人出使楚国,思前想后,最后定了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晏婴。晏婴到了楚国后,被楚王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楚王纳闷,堂堂齐国那么大一个国家,为什么要派这个人来呢?于是,楚王便决定羞辱他一番。

楚王命人在城楼下开了一个很小的门,规定晏婴只能从这个门进来。晏婴不卑不亢地说:“这哪里是人走的门呢?这是狗洞啊!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那我就走狗洞。”这话传到了楚王的耳朵里,楚王有些不高兴了,心想,如果晏婴果真从这个门里进来,那我堂堂楚国不就成了狗国了吗?于是只好打开大门请晏婴进去。

晏婴进门得到了楚王的接见。楚王就问他:“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什么要派你来呢?”晏婴回答:“我们齐国派使节有一个规矩,上等的国家派上等的人去,我在齐国最不中用,所以就把我派到楚国来了。”楚王一听,对他肃然起敬,觉得这个晏婴不是一般人,不能对他这般无礼。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观察和判断一个人不能只凭这个人的外貌,而要多关注他的内在。外在的容颜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变得鲜丽不再,但内在的品德和修养却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更加凸显。

历史上有很多伟人其貌不扬,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世人的敬仰,相反,有的人虽“金玉其外”却“败絮其中”,并不被人们所认可。所以,在与人合作交往中不能“以貌取人”,要多从对方的内在思考这个人。

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姓哀的大夫,生得相貌奇丑,而且还驼背,瘸腿,像《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鲁国国君鲁哀公非常好奇,这天底下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人,鲁哀公不但没有嫌弃,还把国政交给了他,让他来管理这个国家。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哀大夫把整个鲁国治理得很好。鲁国的很多男人都愿意跟他交朋友;而女人见到他,就愿意做他的妾。鲁哀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去请教孔子。

孔子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到楚国去,看到母猪躺在地上,一群小猪在吮吸母猪的乳汁。我在旁边看着,突然,这群小猪一下子全跑开了。我走近一瞧,才发现这头母猪已经死了。所以,我悟出一个道理,小猪们爱它们的母亲,爱的不仅是形体,还有支配这个形体的灵魂。所以,这头母猪死了,它的灵魂走了,小猪们就离它而去了。”

鲁哀公听完孔子的说法,恍然大悟。

孔子所说的其实也就是“比起形体和容貌,我们通常更看重一个人的内在”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比如一个人虽然长得其貌不扬,但是他在一个群体里却很有威信;而另外一个人虽然长得比这个人好看,但远远没有这个人受欢迎。

为什么呢?因为长得其貌不扬的人积极乐观,幽默,有思想,人品又好,人们和他在一起能够感受到很多的快乐,也能从他那里听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增长很多见识,而且总能得到他的帮助。而那个长得比他好看的人呢,并没有这个人身上的那么多优点,和他在一起,人们感受不到那么多的激情和欢乐。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要以貌取人,而是要多注重观察一个人的内在。如果这个人富有才华而且人品好,只是相貌上有些不足之处,那也不必太在意。因为这样的人往往足够踏实可靠。

弟子规精华

看一个人,要看这个人的内在,而不是外在的容貌。外貌只是先天的,是不能更改的,而内在却可以提升。一个虽然外貌丑陋但有着良好品行的人,总是要比一个容貌俱佳但内心险恶的人好得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