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物品,需征求他人意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借人物品,需征求他人意见

原典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译释

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以征得他人同意;如果没有征得他人同意,擅自取用就是一种偷窃行为。

解读

征求意见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鲁迅的《孔乙己》相信每个人都读过、学过。“孔乙己”也是鲁迅刻画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其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孔乙己辩驳自己未曾偷书的那句“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孔乙己的举动到底算不算偷呢?相信我们能够在《弟子规》中找到答案。《弟子规》中有句话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什么意思呢?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以征得他人同意。如果没有征得他人同意,擅自取用就是一种偷窃行为。

所以,孔乙己那种没有征得别人同意,就擅自拿他人书的行为,应该算是“偷”吧。正是因为我们对“偷”这个概念缺乏理解,所以我们才会犯“偷”的行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想要什么,只要一句话,家里人都会费尽心思地为其奉上。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拿来即用的习惯,所以有时候,即使是用别人的东西,孩子也不会向他人请求,而是堂而皇之地将其占有。

不知道物品的归属就擅自使用,其实是对物品拥有者的一种不尊重,也是个人修养欠缺的一种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保持这样的习惯而执迷不悟,不改变,就会在人群中产生恶劣影响,而你自己也会因此受到人们的厌恶。

2011年4月13日,澳大利亚的《每日电讯报》报道: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在访问智利期间,在与智利总统皮涅拉会面的新闻发布会上,顺手“拿”走了会场上的一支笔。具体过程如下:

当智利总统皮涅拉向来访的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发表欢迎词时,克劳斯打开面前桌子上的一个笔盒,从中拿出一支笔开始玩味鉴赏。然而,鉴赏完后的他并没有将笔归回原处,而是将拿笔的手缩回桌子下面,然后偷偷地放进了自己的外套里。接着,他将两只空空的手放到桌子上,并重新盖上了笔盒。

克劳斯的行为恰好被媒体捕捉到了。于是在第二天的新闻上,媒体引用克劳斯自己的话讽刺地说道:参加会议活动带走会场一支笔是他的惯例!对于此事,捷克民众也讽刺道:克劳斯是位需要笔的总统!请大家多送笔给他。

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未向他人打招呼,未经他人允许“拿”他人的东西都是不礼貌、不体面甚至是不规矩的表现。在中国,小孩偷拿别人的东西,是要受到家长处罚的,最常见的惩戒方式是打屁股。身为总统,克劳斯偷拿东西的行为,虽然不至于打屁股,但已经引起了众人的鄙视和厌恶。

所以,在生活中,当我们在用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记得,当着别人的面说明,请求对方借给你,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再行使用。这样不仅会显得你很有礼貌,还能让别人看出,你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

宋朝时有个叫查道的人,一天,他要去拜访一位远方亲戚,就准备了好多礼物。礼物太多了怎么办?他让仆人挑着担子和他一块去走亲戚。他们走着走着,不知道是迷路了还是走岔路了,走了很久都没有到这个亲戚家。此时,已是中午时分,两个人赶了半天路都感觉有些饿了,可附近也没有什么可以吃饭的餐馆,怎么办呢?

仆人就向他的主人提了个建议:老爷,您看这一担子礼物,里面有很多好吃的,不如我们就先从里面取出一些食物来充饥?查道听完仆人这句话,马上喝止道:“这怎么能行呢?这些东西都是我送给别人的礼物,既然是礼物,就应该意识到,这已经不是自己的东西了,现在它已经是别人的东西了。既然是别人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够偷吃呢?”

于是,两个人饿着肚皮继续赶路,直到走了很久,到了亲戚家后,两个人才接受款待,好好地吃了一顿饭。

这个故事可能很难理解,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查道也太不懂变通了吧?这个礼物既然是自己买的,现在还没有送到别人手上,那就证明还是自己的啊!对于古人来说,他们看重的其实并不是礼物可不可以作为午餐的事情,相反,他们看重的是礼节。在查道看来,既然是送给别人的礼物,就要当做是他人的物品,这个礼物是尊贵的,是不可侵犯的,所以是不可随便拿来用的。

现在,在生活中,当我们捡到了一些别人的物品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快快打开,看看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其实,这个物品是他人的,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擅自打开的。如果不及时送还主人,甚至据为己有,在古人看来这种行为就是偷。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一些不苟取的良好品行。这样孩子们长大后会受益匪浅。《元史》中有一个“义不摘梨”的故事,它讲的是元朝有名的儒家大学者许衡的故事。在一个酷暑难耐的夏天里,他和很多人一起逃难。当他们经过一个名叫河阳的地方时,看到了一棵结满梨的梨树。大家口渴难耐,纷纷去摘树上的梨子,许衡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众人好奇,问其为何不摘梨子吃,他说,梨树不是自己种的,就算它没有主人,也不应该随便摘。如果去摘,那就是偷。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管住自己,努力做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随便窃取。

“义不摘梨”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应该人云亦云,随大流地去做事。其实,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指导意义,比如,当别人都去做坏事的时候,他们鼓励你也去做,而这些人又是你的好朋友,那么此时的你会不会参与进去呢?

答案一定是“不”。《弟子规》教会我们的就是,借人物品,需要征求他人意见,即使是你的好朋友没有这么做,你也要坚定自己的心,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如果可以,你也要说服你的朋友们,努力做到“用人物,须明求”。

弟子规精华

孩子们要从小养成借物征求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行,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修养与礼节兼具的人。如果未经他人同意,就擅自拿他人的物品使用,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偷,是需要严厉杜绝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