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取舍,拒绝贪婪和诱惑
原典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译释
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
解读
贪婪使人生如临大敌
近来,打开电视或电脑,总能看到一些关于反腐倡廉的新闻。一些官员奔波忙碌一生,荣誉荣华享尽,到头来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令人唏嘘。而他们落马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两个字——贪婪。
人之一生,就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努力实现梦想的一生,是不断地向命运索取答案、索取成果的一生。但是,在索取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取舍分明,不要因为想要的太多,就不择手段、不分善恶、事事索求。
《弟子规》希望孩子们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就是说,在拿来和给予之间,我们要尽量弄明白,权衡好什么时候应该给予,什么时候能够索取。而且,在给予别人的时候,不妨多一点;在拿来的时候,不妨少一点。
我们常说,是自己的一定要去争取,不是自己的别人给也不要接受。说的就是要取舍分明,不要忘了去取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对于这一点,古人是很讲究的。
古时,颍川有一个名叫黄子廉的人,他骑马出行时,看到马渴了,就把马牵到河边让它喝水。每次马喝完水后,他都要往河里扔一个铜板。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马喝了河里的水,不能白喝。
还有一个人,名叫郝子廉,太原人,他平时很穷,吃不饱、穿不暖,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一次,他到他姐姐家去吃饭,吃完了饭,就悄悄地将十五文钱放到姐姐家的席子底下作为饭钱。而且他平时如果走路渴了的话,就去喝井水,解渴之后,他就向井里投一文钱。
读完这两个小故事,相信你会对取舍有了一定的感悟了吧。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古人这种做法,因为像古人这样做未免有些极端,缺乏人情味。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这个道理就行。
当然,除了取舍分明外,我们还要做到“与宜多,取宜少”这一点。在人际交往中,要尽可能地对他人多一点关照。《孔融让梨》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多给予一点,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值得的,它证明你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这也容易使你收获到非常友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如果你时时都想着占便宜,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不吃一点亏,长大后就容易生出一颗永不知足的贪婪心,这份贪婪心就容易将你推向无底的深渊。在人际交往时,人们也会观察一个人是否足够大方,是否值得深交。如果你非常吝啬,不愿多付出,对方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度量不大的人,也就不愿意和你交朋友。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一个小肚鸡肠、喜欢占便宜的人做朋友。
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未来之路越走越宽阔,就不要太斤斤计较,要尽量豁达宽厚一些。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多布施、多行善举、多做善事。传统中国就有很多积善之家,他们小斗进,大斗出,用心做慈善,造福众人。而这也为他们带来了很响亮的声誉。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慈善家名叫范蠡,他是春秋后期越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他曾经辅佐越王勾践复国雪耻,后来乘扁舟流落江湖经商,其间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而且变名易姓为陶朱公,在商业经营方面颇有一套成功经验。
虽然通过经商积累了巨额财富,但是范蠡从来没有将财富视为一切,而是借对社会、对人民的关爱之心,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他的宽广博爱胸怀由此可见一斑。
范蠡能发家致富,但不贪婪钱财之物,这样的博爱与善良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仰,在人们心目中,范蠡称得上是难得的活财神。
如今,人们都在埋头赚钱,但是千万不要因为一心向钱看齐而忽略了去布施,去帮助他人。说到如今的慈善,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陈光标。他高调行善的举动曾一度轰动舆论,坊间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值得称赞的是,在他从事慈善的十余年间,他的捐款总额已超过了20亿元,帮助过的特困户逾70万户。
陈光标说:“人人参与慈善、全民慈善,这是我的高调慈善所要带动的事情。”陈光标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了巨额财富。虽然拥有巨大的财富,但他从没有将钱看得很重,相反,他认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做善人善事,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多年来一直坚持把企业净利润50%以上用来回报社会,并宣布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须知,在这个世界上,金钱永远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杆,而人身上的善良与博爱要远比金钱富有意义。所以,从此刻起,不妨做一个善良之人,广行善事,广施善恩,让福报永远环绕着你。
弟子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看重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取予不可苟且”的习惯,做人不要只想着得到,要多考虑付出,多想着为身边的人带来帮助和益处,这样才能受到人们的喜欢,赢得人们的青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