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劝善,德才共修
原典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译释
相互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相互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解读
美好的品德值得共同修炼
《弟子规》提倡大家要懂得关爱众人,那么,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如何去关爱别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弟子规》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什么意思呢?在古人看来,朋友之间,既要懂得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精神方面也要互相劝善,共修才德。
南北朝时,崔瞻和李概是两个好朋友,他们不仅在生活上互相照应,在精神上也互相砥砺。两个人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吟诗作赋,也经常关注对方的思想变化。如果哪个人最近在学习上有懈怠了,另一个人就会指出来,并激励对方保持学习的热情。如果对方有缺点,彼此都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后来,李概因为有事要和崔瞻分别,彼此都十分难过。崔瞻就给李概写了一封信,信上他坦承自己是个容易意气用事的人,曾经仗气喝酒,犯了很多错误,幸好有李概的陪伴,总是毫不客气地指出自己的毛病,才让自己变得好起来,如今李概要走了,他慨叹道,以后还会有谁来指出自己的缺点呢?
在我们的一生中,最难得的其实就是拥有一个能够诚实给自己提意见,指出自己的缺点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是真心关怀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知己。
隋朝时有一个人名叫辛公义,此人自幼丧父,由母亲一手带大,他饱读诗书,终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后来,他被派到岷州当刺史,接触到当地一个很不良的习俗:家里老人只要染上疫病,全家人都避之不见,更不要提照顾了。在辛公义看来,这是一件没有道义可言的事情,他打算改变这种坏的风俗习惯。
于是,他派人将这些患了疾病的人全部接到处理政务的大厅中加以细心照料。夏天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他不但没有回避这些病人,还安置一个位子坐在里面,白天黑夜地面对这些人处理政务。
过了一段时日后,他将这些患病家属叫来,对他们说:“我跟他们相处了这么久,却一点事情也没有,这足以说明这些老人患的病根本不会传染。现在他们的病情也大都好转了,你们还是赶快把他们接回家去吧。”这些子女们看到他们的父母都安然无恙地活着,心里感到很是惭愧。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会丢下生病的老人不管了。除此之外,他们还主动将生病后无人照料的老人接到自己家里来亲自侍奉。
在这个故事中,辛公义作为当地刺史,看到当地百姓对于生病的老人不管不顾,心中满是凉意。为了使这些百姓能够改过自新,辛公义亲自融入到病人生活中,帮助人们纠正观念。最后,在辛公义的耐心劝慰下,人们终于改掉了恶习,养成了照顾生病老人的好习惯。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面对朋友的错误,我们该如何规劝,才能使对方真正面对自己,改掉缺点呢?如果不懂得方法与技巧,一味地直言相劝,很可能事与愿违。其实,劝谏他人也要讲究方法,要知道,只有适当的方式才能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做一个内心向善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在规劝朋友时通常会考虑到对方的面子,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而感化对方,让他自己清醒。
有位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大家看不清路,因此僧人被他人撞了好几次。为了避免再被他人撞到,僧人只好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远远的他看见有个人提着灯笼走来,这时经过的路人说:“这个瞎子真让人弄不明白,明明自己已经看不见了,还要提着灯笼,这不是白费蜡烛吗?”
僧人听到这样的话,顿时对这个提着灯笼的瞎子心生好感,他主动走过去,问道:“你真的看不见吗?”
盲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看见过光明,对我来说根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僧人听他这样讲有丝不解,继续问道:“既然白天和夜晚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分别,那你还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呢?”
盲人笑着说:“我听说每到晚上,人们就会和我一样看不清道路和人群,而这样都是因为没有灯光,所有我每晚出来都提着灯笼,为路人照个亮。”
僧人被盲人的行为所感动了,说:“您的心肠真好,将来一定会有好报的。”盲人又笑了笑,说:“何必等到日后才有好报呢,你没看见吗?这一路走来没有人碰倒我,这就是我的好报呀!”
听了盲人的话,僧人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僧人明白的正是行善的意义。能够将行善放在第一位的人,自然时时都能够体会到福报。而要想让这个世界充满仁爱,就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人若能心存善念、行善事,即使从来都没读过经书、学过佛,也能让世界开出善的花朵。因为他心中有大爱,能够照亮世间每个寒冷黑暗的角落。
星云大师说:“做一个善人,‘诚于中,形于外’,先从善的心,也就是从根本的心里出发,举心动念都是可昭日月。”为此,我们万事应以行善为先,与人相处应互相劝善,做一个星云大师口中的善人,就可享福报万世。
弟子规精华
朋友之间要互相劝勉行善,双方的道德就会更加完善;如果朋友有过错而不去相劝的话,双方的道德就会有所欠缺。所以,劝善之前,首先我们要心怀善念,然后再以委婉的方式感化众生,就能做到仁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