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建
解题: 沉睡的古寺, 弯弯的小路, 悠长的钟磬声, 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 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课文注译
清晨入古寺, 初日(2)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3)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4)。
万籁(5)此俱寂, 但余钟磬声。
![](../../skin/pic/r201309385_tm.txt.391187.jpg)
(1)选自 《全唐诗》。 常建, 生卒年不详。 大约是长安 (现陕西西安) 人。 唐代诗人。 破山寺, 现在江苏常熟虞山北。 (2) 〔初日〕 早上的太阳。 (3) 〔禅房〕 僧人的房舍。 (4) 〔人心〕 指人的尘世之心。 (5) 〔万籁〕 指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文章链接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解题: 本诗歌咏吴国兴亡事迹, 慨叹地形之险不足恃, 而历史上割据一方的局面,终归统一。
王浚楼船下益州(2), 金陵王气黯然收(3)。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4)出石头(5)。
人生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6)流。
今逢(7)四海为家(8)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1) 选自 《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 字梦得, 洛阳 (今河南省洛阳市 ) 人 。 唐代诗人 。 (2) 〔益州〕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王浚, 原作 “西晋”。 (3) 〔金陵王气黯然收〕 意谓吴国亡国之象显见。 (4)〔降幡 (fān)〕 表示投降的旗帜。 (5) 〔石头〕 城名, 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6) 〔寒〕 一作 “江”。(7) 〔今逢〕 一作 “而今”。 (8) 〔四海为家〕 意谓全国统一, 归一个朝廷统治。译文: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