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原文及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卷三,是嘉祐三年(1058)苏洵献给宋仁宗的《权书》十篇中的一篇。宋朝承晚唐五代之局面,一直未能象汉唐那样彻底地统一中国。面对北方契丹、西夏的侵扰和威胁,宋王朝采取的基本政策是守内虚外,买静求安。苏洵时代,宋向辽岁输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岁输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而且,输贿有增无已。巨大的代价虽能买得一时的苟且之安,战争的危险却依然存在,加之外输增多,内赋随之加重,社会危机日益深化,宋王朝处在内外交困之中。苏洵这篇文章,并非一篇史学论文,而是借评论六国的破灭,提出对敌斗争应该注意的问题,批评宋王朝屈辱求安的外交路线,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全文分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开门见山,首先提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但并非六国都赂秦,真正赂秦的是韩魏等国。苏洵概言六国,与史料有出入。所以,下文紧接以“或曰”一补,矫正了论点的不严密,同时提出了论点的另一面:“不赂者以赂者丧。”深化了自己的观点。

第二段主要论说“赂秦”之弊。先把秦和六国战争之得失与战争之外的得失相比较,指出“得失固不在战”,即论点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之意。接着作者以极为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六国割地求安的“赂秦”情景。寥寥数语,祖宗创业之艰难,子孙败家之容易,栩栩如在眼前,在对比之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和批评态度。作者在描述中指出,六国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割地只能诱欲而不能弥祸,进而引战国策士之言,说明自己的观点,其意即论点中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两句。

第三段,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何以灭亡,发挥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齐、燕、赵非赂秦之国,终于破灭,非战之罪,乃赂者助秦大势,大势所趋,不得不然。这是正面说明,下面作者以设想之辞,从反面加以论证,假设六国不是如此,则庶几能避免破灭。这种行文上的反跌,使论说更具力量。

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六国屈服在秦国的强大威势面前的历史教训是惨痛的,作者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作者在对历史的感叹中表示了对现实的深沉的讽谏。

第五段,作者直接针对现实发表自己的感慨。在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的比照中,含蓄而又尖锐地批评了宋王朝的对外政策。

苏洵对六国破灭原因的论述,并不十分全面和准确,但是就借古喻今的现实针对性来说,可以说他的眼光敏锐、识见深远。在论证中,作者紧紧抓住“赂秦”这一具有现实指喻的关键,从赂者、不赂者两方面正面论证它的“灭国”之弊,并假设相反的情况,从反面加以论说。最后总结历史的教训,在对历史的吊喟中委婉而又深刻地表现对现实的讽谏。对现实的批评才是作者的主旨,论古正是为了讽今。其中,第三段、第四段为六国划策(如谋臣、奇才等),也是对北宋当权的一种委婉的进说。

苏洵深受《孟子》、《战国策》的影响,长于策论。人们评论苏洵的文章“博辩宏伟”,具有战国策士雄辩之辞奔腾上下、纵横出入的气势。《六国论》文笔纵厉雄奇,造语古劲简切,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其中穿插的一些形象化的叙述、比喻,又使纵横之笔平添了几分生动之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