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原文及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题中“晓景”二字有的本子作“晚景”,从诗意看,作“晓景”为胜。元丰八年(1085)作于汴京(开封)。这是一首咏画诗。惠崇,宋初诗僧和画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他“工画鹅雁鹭鹚,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萧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从苏诗看,惠崇这幅《春江晓景》是个鸭戏图,加上修竹桃枝、蒌蒿芦芽的点缀,生动地描绘了早春风光。但是,画有画境,诗有诗境,一首好的咏画诗不在于再现画中之物,而在于能否依据画面形象创造出诗的意境。苏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绘画是视觉艺术,不能直接表现视觉之外的其他知觉。诗作为语言艺术却有着充分的表现自由。苏轼发挥了语言艺术这一特点,凭着他那善于体察物情的独特的艺术敏感和丰富的生活知识,把人们直接带到严冬过尽、大地回春的充满生机的自然界,写出了视觉之外的其他知觉,从而创造了一个比画境更圆满、更丰富的艺术境界。

一片翠竹、数枝桃花,交错掩映,春气浮动于画面,“三两枝”写出了春光之好,春光之早。从画中那浮游嬉戏的鸭子,作者联想到了春水方生时的暖意。诗人猜想,惠崇在春江上画上这一只鸭子,大概是想借此表现春水的暖意吧。不管惠崇的用意怎样,苏轼是如此理解的。画家没有能直接写出的水温,诗人则明确地表现出来了。同样,诗人从画中的芦芽、蒌蒿联想到了春水暖流之下“河豚欲上”的信息。这种联想是有一定的生活知识为依据的。据宋人记载,早春季节,江淮间自海而上陆续能吃到河豚。河豚因吞食芦蒿而肥美,蒌蒿、芦芽又是烹煮河豚的佐料。早于苏轼的诗人梅尧臣有关于食河豚鱼的诗歌,其中说:“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晚于苏轼的范成大也有“荻芽抽笋河豚上”的句,可见芦芽等与河豚为同时风物。水下之物是画家无能为力的,而诗人则通过想象表现出来了。诗人创造的意境突破了画家创造的意境。在画中,我们只能看到静态的景物:桃、竹、鸭、水、蒿、芦,而在诗中,我们又感受到了水的暖意,想知到了水下的河豚,而且从鸭子与水温的感知关系中,我们可以想象鸭子戏水时的情态和生趣,在河豚与蒌蒿、芦芽的配食关系上,我们又可以领略到早春季节的风物时鲜之美。正因为诗人本着自已丰富的艺术经验和生活阅历,理解了画家的用心所在,才能在画境中领悟到更多的东西,也只有这样,诗境才能对画境有所开拓。所以,我们说,这首诗从外在看是以语言艺术的丰富手段再造了惠崇笔下的春江晓景这一美妙之境,而其潜在旨趣却是表现诗人对惠崇这幅画的感知和理解:诗人把握到了画中之物所表现的节候,理解了画家设笔构思的苦心孤诣。这种对事物的知解和认识,不同于对事物的直觉和感受(唐诗所表现的),其精警之处,多能从平常的现象、事物中抉发出深刻的事理物性。此诗之“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就包含了发人深省的哲理,“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与苏轼《赠刘景文》诗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一样,是对季节特性的揭示,也能给我们以切实的启发。这些都是宋诗所独具的美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