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名言篇·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鉴赏】此语出自《说林训》。这句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箴言,它的意思是说,与其站在河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织网以便打鱼。我们经常用这句话告诉人们,光有愿望而迟迟不行动,这样是永远办不好事情的。《淮南子》作者在这里除了这层告诫的意思外,也点出了中国传统各家学说的重实践特征。
一般而言,中国传统各家学说的重实践特征表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理论层面,中国的各派各家学说均以“治”或实践为其依归,“道”、“术”合一,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意蕴;二是在现实层面,中国的各派各家学说不是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由“道”成“术”,甚至直接参与到现实世界的活动中去。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按照他的说法,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派学说虽然“所言之异路”,观点不一,但是它们都以治理天下为其学术的主旨(“务为治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它们不仅仅是种纯粹的理论,更多地是实践哲学,它们从其各种独特的视域或视角来反思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作出自己的解释,提出自己的解决途径,“道”、“术”合一,“不以空言说经”,体现出浓厚的实践意蕴。例如被西方人称为最具哲学或思辨意味的道家思想,我们透过那些看似很吊诡的思辨性极强的话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治”仍是其全部理论的着眼点。诚如《汉书·艺文志》所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在班固看来,道家思想出自“史官”对于历史上各种成败、存亡、祸福、古今种种问题的思考,它的主要宗旨是教统治者如何以“无为”的方式来进行统治的统治术。换句话说,道家思想是“道”、“术”合一的政治哲学。班固的观点是否准确概括了道家思想的特征,我们姑且不论,但是,如果我们翻开《老子》,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大量对“道”的言说外,就是关于现实生活世界“治道”的思考。
由于中国传统各派思想的“道”、“术”合一的实践特色,因此,各派思想家也往往希冀将自己的思想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解决中去,由“道”而成“术”,参与到现实生活世界的活动中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理论不能仅仅只是停留于“临河而羡鱼”层面,不能仅仅通过思辨或体系来给人们勾勒出美好的前景,而不教会人们如何现实地捕捉到这条“鱼”。如在西汉初年的黄老道家那里,他们将道家对“道”、“无”的尊崇贯彻到对“无为而治”的思索,并引申出一系列的具体而微的主张,进而直接将这些主张化为现实的政治行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