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名言篇·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
〔泰族训〕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①,基美则上宁②。
〔注释〕 ① 本: 王念孙认为应是“木”。 ② 基美则上宁: 杨树达认为应是“基美则城坚,民安则上宁”,这样文义才算完整。今本脱去五字。
【鉴赏】语出《泰族训》。它的意思是说,树木的根扎得越深,这棵树就越牢固;城墙的墙基砌得越好,这堵墙就越坚实。《淮南子》作者在这里以此来譬喻君主与百姓的关系,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一国的君主看似是高高在上,驭使臣下百姓,为所欲为,但是如果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那么再高贵的君主也显得无能为力。就像树木无根则会枯死、城墙若无墙基则会倒塌一样。在这个意义上,一国的君主要想更好地维持其统治,就必须充分重视民众的力量,以民为本,以百姓的意志作为自己执政之基、施政之据。
《泰族训》说:“所谓有天下者,非谓其履势位、受传籍、称尊号也,言运天下之力而得天下之心。”所谓拥有天下,并不是说只拥有天子君位权势、得到传国玉玺图籍、获得帝王的尊号等,而是说还要能够充分运用天下百姓的力量并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运天下之力”和“得天下之心”才是统治者可以长治久安的根基。若从“人主之术”角度来看,“运天下之力”则为“智”,而“得天地之心”则为“仁”(《主术训》)。人主应该以“仁”、“智”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这也是黄老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应有之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仁”、“智”不仅是道德伦理的概念,同时也是政治概念。简单说来,人主的“仁”即统治者以百姓的意志为其自己的意志,以“爱”、和谐的方式来实行统治,不以自己过多的私欲来施政,不扰民,能安民、爱民、护民;而人主的“智”则表现为“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充分调动和发挥群臣和百姓的聪明才智,不以自己的小聪明而罔顾群臣百姓的才智,使群臣、百姓各尽其智,各得其宜。因此,“人主”想要国家长治久安,他应该将“仁”与“智”结合起来,以爱民、护民、养民之“仁”来统治管理百姓,则可以“得天下之心”,获得执政之基;以总群智作为己智之“智”来调动群臣百姓,则可以“运天下之力”。“运天下之力而得天下之心”,则国治民安。
但是,黄老道家所讲的“以民为本”,不仅仅是提醒统治者注意民众的力量,不要做出有违百姓意志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建议统治者积极、有效地运用百姓的力量。就像树木如果没有树根的有效滋养,也无法枝繁叶茂,就像城墙如果没有墙基的有效支持,也没法固若金汤。同样,统治者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发动民众的力量,那么他是无法维持其统治的。《主术训》说:“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统治者就应该以天下人的眼光、耳力、智慧和力量来“视”、“听”、“虑”和“争”。那么,如何积极、有效地运用百姓的力量呢?这就是“无为而治”。只有这样,百姓才会在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中安居乐业,从而更好地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以民为本”也是与“无为而治”相通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